地動儀是中國漢朝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傳世杰作。
地動儀有八個方位,他們分別是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頭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舊版人教版教材中曾經介紹了張衡和他的地動儀。但在2016年的部編本教材和2017年的統編本教材中,都不再介紹張衡及地動儀。
近日,鄭州大學物理學院大廳就擺了一臺“地動儀”,由李平林教授團隊結合歷史文獻和古代科技制作,具備檢測震動方向的“地動儀”模型。
視頻中,這個地動儀外觀呈現酒樽狀,側壁掛了8條龍,龍嘴朝下,對應了8只蟾蜍。在相關方位敲鼓,龍口的鋼珠便能應聲落下。鼓聲在八個方位任意響起,對應鋼珠就會掉入下方的蟾蜍口中。
它能無視周邊人走動時產生的震動,任憑兩位身材壯碩的男士用力跺腳、拍手,這個“地動儀”均毫無反應。
這是因為這個“地動儀”內部還有一個鼓,名為“聽罌”,外面敲鼓時,內部的鼓會產生共振,進而推動鋼柱落下。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