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電網海南電網公司供應鏈管理模式優化調整實施完成,標志著該企業實現供應鏈業務全面集約化邁出實質性步伐。
現代供應鏈服務體系秉承的是快速、集約、高效,最大程度滿足客戶需求。南方電網海南電網公司堅持改革創新驅動發展,實現供應鏈領域業務全面集約化,全面推進“區域倉+周轉倉+急救包”運作模式,提升資源保障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海南電網公司供應鏈部物流管理科經理唐南敏介紹,“集約化前,全省的物資分散在各供電局,且橫向調配工作流程較煩瑣,造成物資無法有效實現資源共享,閑置物資較多,平均庫存保持在1.77億元。”
根椐《南方電網公司供應鏈管理改革方案》,海南電網公司進行供應鏈業務管理模式優化調整,將全省倉儲業務全部調整至物資公司,打造供應鏈“控制塔”,組建及運營供應鏈服務調配中心,強化運營分析、監控預警、物資調度、應急指揮、智能輔助決策等職責。
集約化后,全省物資集中存儲在2個區域倉和4個周轉倉,平均庫存下降12%,由服務調配中心統一調配,資源共享,明顯實現降本增效。
“我們服務調度中心共配備8個人,對海南電網公司供應鏈業務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和管控。統籌資源,協調各方。”海南電網物資公司負責人表示。
以最小資源投入,創造更多更大的價值。海南電網公司供應鏈部副總經理劉利平介紹,“過去我們倉儲管理采用‘3+22’,包括物資公司負責3個1級倉;各供電局、檢修分公司、建設分公司及信通分公司負責22個二級倉,即‘一級倉+二級倉’的模式。現在全面實行‘2+4+1’,含北部+南部2個區域倉;海口+儋州+東方+三亞4個周轉倉;三沙1個周轉倉,即‘區域倉+周轉倉+急救包’的模式。基層單位只需要報送物資需求,負責接貨、驗貨就好,大大減少了基層人員工作量。”
同時,該公司將按照服務半徑滿足“市區2小時,農村3小時,特殊邊遠地區5小時”的服務時效進行要求。特殊偏遠地區通過周轉倉實現覆蓋難度大、成本高的,可就地設置急救包滿足服務時效的要求,全力做好物資供應保障。
據介紹,此次改革該公司將物資公司、供電局、檢修分公司供應鏈業務編制由254人調整為216人,核減編制38人,其中管理類核減8人,專業技術類增加4人,技能類核減34人,最大程度發揮集約效應。
“此次改革,我們運用數字化平臺,充分解放人力,實現全省物資的統一存儲、統一配送、全網物資需求匯總、供應鏈全過程管控,推動區域倉實體化運作,網省儲備集中度達100%。”海南電網公司供應鏈部總經理鄭鵬程表示。
據悉,下一步,海南電網公司將全面建成以滿足公司內外客戶需求為目標,規范集約、安全可靠、綠色共享,具有南網特色,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和海南電網高質量發展的現代數字供應鏈體系,打造以供應鏈共享服務平臺為支撐,覆蓋上下游企業的能源電力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圈,加快建設具有南方電網特色的現代數字供應鏈體系,全力推動公司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