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新增1961個專業點、撤銷804個專業點,31種新專業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本次備案、審批和調整的專業點,將列入相關高校2022年本科招生計劃。其中,廣東45所高校新增108個備案本科專業,10所高校新增13個審批本科專業,共計新增121個本科專業;9所高校撤銷28個本科專業。這些新增專業體現出了廣東本科教育哪些發展趨勢?
新增理工類專業攻關“卡脖子”難題
記者梳理發現,在今年廣東省新增備案的108個本科專業中,文科類專業共有60個,占56%;理工類專業有48個,占44%。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的新增專業中,工學數量最多,共新增39個,占全部新增備案專業的36%。其中,新增工學專業最多的高校是華南師范大學和廣州應用科技學院,均新增了4個。
而在本次的新增審批本科專業名單中,共有13個專業,其中理科類有8個、文科類有5個。在新增審批的工學類專業中,都與信息技術有關系,分別是信息安全、密碼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光電信息材料與器件;而在新增審批的文科類專業中,教育學有3個,經濟學和藝術學各有1個。
計算機、集成電路、材料等高科技專業是我國要集中攻克的重要領域。記者整理發現,攻關“卡脖子”難題的專業成為了不少高校的選擇。華南師范大學、廣東科技學院、深圳技術大學共3所高校新增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這也是一項多學科交叉、高技術密集的學科。
在材料領域,材料科學與工程、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專業紛紛新增上榜。例如華南師范大學將開設的“功能材料”專業,開設的核心課程包括生物材料學、納米材料與技術、功能薄膜技術等高技術含量的課程。
華南師范大學新增專業最多
記者注意到,在增加專業的數量上,廣東“雙一流”建設高校依舊領跑,其中,華南師范大學新增工業設計、數字經濟等9個備案專業及信息安全、密碼科學與技術2個審批專業,共計11個專業,成為廣東高校中新增專業最多的院校。值得一提的是,在增加的11個專業中,工學類專業就占據了6個,包含功能材料、儲能科學與工程等專業,為國家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分別有3個專業增設,暨南大學則新增了密碼科學與技術專業。今年新入選“雙一流”建設的華南農業大學新增了思想政治教育,廣州醫科大學新增基礎醫學,南方科技大學則新增光電材料信息與器件、自動化、新能源科學與工程三個專業。
此外,民辦院校、獨立學院也崛起發力。其中,廣州應用科技學院新增6個專業,廣州理工學院新增5個專業,包括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等大熱專業,廣州工商學院、廣州商學院、廣東科技學院分別增加4個專業,廣東白云學院新增包括風景園林在內的3個專業,也是本次高校名單中唯一新增風景園林專業的院校,將面向風景園林學科應用市場前沿,服務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這些民辦院校、獨立學院的崛起,也說明廣東高等教育的多樣性以及良好均衡的發展態勢。
新興專業涌現,“高科技”專業下沉
在此次新增專業中,出現了不少新興專業的身影。其中,廣州體育學院新增了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這也是廣東首個開設電競本科專業的公辦本科高校。
此外,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專業也進一步下沉至普通院校、民辦院校、獨立學院。在此次廣東高校新增本科專業中,人工智能成為大熱,包括廣東財經大學、廣州華商學院等在內的9所高校均增設此專業。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