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湛江云媒發布《湛江市人民政府關于湛江吳川機場啟用的公告》。湛江吳川機場正式啟用后,湛江機場原來開通的所有航班將全部轉至湛江吳川機場執行。
這一重磅消息的發布,意味著新舊機場正式進入“轉場倒計時”。對湛江而言,這不僅是立體交通建設的高光時刻,更是放大城市格局的全新進擊。
機場也被稱作空港,對城市發展格局具有決定性意義。在空港經濟這個“金字招牌”下,機場成為城市布局的“硬核標配”。依托大型機場建設空港經濟區,培育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更是各地競逐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
進入發展黃金機遇期,隨著機場對于城市在經濟、產業、資本、人才等方面的作用與影響不斷加深,無法繼續擴容的舊機場像是一塊“天花板”,限制了湛江觸摸更高層次發展的“天空”。
向天空進擊!規劃建設一個新機場是湛江的最優解。
相比起舊機場,湛江吳川機場的最突出特點,是“大”。這個“大”是個什么概念呢?
機場的“大”,其核心體現在機場跑道飛行區的等級上。民用航空通常用數字加字母來表示跑道的飛行區等級。其中,字母表示能起飛和降落的飛機的翼展和輪距,字母越靠后能夠起降的飛機越大,最高等級為F;數字表示跑道長度,數字越大等級越高,最高級為4,表示跑道長度在1800米以上。
湛江吳川機場,定位為國內干線機場,機場工程飛行區等級為4E,可起降波音777、747、787和空客330、350等寬體飛機,具備直航歐美能力。更令人振奮的是,繼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湛江這新機場具備了競逐省內第三大國際機場的潛力。這個“第三”,是期待與希望,更是使命與責任。
大機場,帶來的是大格局。
一個城市機場的變遷,往往對城市的功能和格局產生很大的影響。一方面,機場建設將帶來一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相關資源;另一方面也會有軌道交通、公路等相關基礎設施的完善。
從地理位置來看,新機場距離湛江中心城區的路遠了,但湛江與茂名之間的“距離”卻在拉近。這一“遠”,打開了湛江中心城區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的“天花板”;這一“近”,進一步奠定了湛江在粵西地區的中心城市地位。
更長遠來講,湛江的發展,對整個廣東區域協調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一個湛江吳川機場,讓湛茂都市圈靠攏凝聚,激活沿海經濟帶西翼巨大潛能,是湛江這個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感恩奮進、格局打開,更是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扛起責任、敢于擔當。
大機場,帶來的是大舞臺。
成渝雙城經濟圈近年發展可圈可點,與其積極作為,緊緊抓住“一帶一路”這個重大機遇密不可分,破局點在創造性地規劃了“中歐班列”。這也讓世人看到了以交通開路破局的無限可能。湛茂都市圈,又能否在這個4E級機場的光環加持之下,拼出趕超跨越的先機、新機?
對接海南自貿港、借力借勢“雙區”、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激活空港優勢……抓了一手好牌的湛江,又該如何通過新機場啟用“落一子而活全局”?
當然,隨著轉場時間越來越近,眼下最為緊迫的,是盡快提升新機場的通達性,讓民眾在新機場啟用之際更有獲得感。
新機場啟用、湛江“起飛”,我們一起期待,我們一起見證!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