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炎支原體?
肺炎支原體是引起支原體肺炎的微生物。
肺炎支原體大小0.2~0.3um,菌體最外層為細胞膜,無細胞壁,含有膽固醇,呈球形、分支或顆粒狀等多形態。:肺炎支原體主要以二分裂方式繁殖,1~6小時分裂一代,生長緩慢。肺炎支原體為絕對需氧型微生物。肺炎支原體不耐干燥、不耐熱,耐寒;對酸和有機溶劑及能作用于固醇的物質敏感;對堿、醋酸鉈、結晶紫有抵抗力;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有抵抗力;對干擾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敏感。其致病物質為黏附因子P1蛋白,為最重要的毒力因子;莢膜,具有抗吞噬作用有毒性;毒性代謝產物,可引起宿主黏膜上皮細胞的病理性損害。
肺炎支原體的傳染源是什么?
肺炎支原體的傳染源為患者或帶菌者,傳播途徑為飛沫傳播。大多數感染者不出現癥狀,或僅出現輕微癥狀,表現為頭痛、發熱、咳嗽等,少數可引起嚴重支原體肺炎。有時可出現呼吸道外的并發癥,如心血管癥狀、神經癥狀和皮疹等。
關鍵詞: 什么是肺炎支原體 肺炎支原體的傳染源是什么 心血管癥狀 神經癥狀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