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在集合準備。受訪者供圖
沈陽市大東區城建和諧城小區核酸檢測現場。受訪者供圖
沈陽市大東區東站街道金客社區黨委書記于文清。受訪者供圖
4月11日下午,沈陽。大東區城建和諧城小區內第23輪核酸檢測正在有序進行中,這一天距離3月13日小區被管控已有近一個月的時間。
城建和諧城是沈陽較早被管控的小區之一,3月19日,由管控區升級為封控區,4月2日,由封控區調整為防范區。最近一周,小區居民可以通過領取通行證外出,分別是4月7日和4月10日,居民的生活熱情和沈城前幾日的氣溫一樣迅速回升。
從最初的焦慮到如今的淡定,居民們的轉變來源于各級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和無數志愿者貼心的服務。這一刻,居民換下睡衣走下樓,吸一口新鮮空氣,聞一下花朵的芳香,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
3月13日
5000余人被管控
信息密密麻麻記滿本子
4月11日,沈陽市內八區全員及其他區域的封控區、管控區核酸檢測。下午2時許,大東區城建和諧城小區內核酸檢測采樣工作接近尾聲……
城建和諧城小區是由東站街道金客社區代為管理,從3月13日收到小區被封閉管理的的通知后,金客社區黨委書記于文清第一時間召集社區工作人員到崗待命,近一個月的時間,他主要負責統籌協調管理以及和醫護人員對接,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出發,忙到深夜才回家。
由于長時間處于高強度工作中,51歲的于文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聲音有些沙啞。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于文清把自己看作是社區的“當家人”。“作為‘當家人’,我需要從小區進出到上門排查、從物資供應到心理疏導等都要做到耐心細致,讓居民在危急時刻心里有底。”
城建和諧城小區有住戶3800戶,常駐居民5000余人,作為較早被管控的小區之一,這里的疫情防控工作量大、任務繁重,如何守護好居民的健康安全成了社區工作的頭等大事。他緊急組織召開會議,啟動應急預案,明確任務分工,在最短時間內全力推動,核實居民戶數、保障防疫物資、安撫居民情緒等一系列任務有序開展。一項項艱巨繁雜的工作,一件件亟待完成的任務,密密麻麻記滿了他的本子,也真真正正落在了他的心里。
于文清回憶,小區一時間被管控了,居民不能進出小區了,購買生活物資等便成了最受關注的問題?!霸绞抢щy的時候,越要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保供。”城建和諧城物業管理處的何經理,自從小區封閉后再也沒回過家中,吃住都在和諧城物業,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奮斗在抗疫一線,并組織物業志愿者參與居民基本物資生活配送,和維護日常核酸檢測的秩序。
大東區多部門聯動,提前規劃部署各項預案,均采取點對點對接形式,確保蔬菜、糧油、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解決好小區配送“最后一百米”問題,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把物資送到居民手中。很快,區內的一家生鮮超市把蔬菜、水果等物資運到小區門口,居民按照防疫要求有序采購。大多數人的問題解決了,但一些上了年紀的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怎么辦?“我們優先滿足獨居老人等人的物資供應,都是由社區網格員統計、協助購買生活必需品,之后再配送上門。”于文清補充道。
3月19日
升為封控區
“居民志愿者”們主動沖上來
3月19日,城建和諧城小區由管控區升級為封控區,原因是小區內有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也是從這一天起,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在這里驟然升級。
重點人群流調摸排、封控區內居民一日三餐、核酸檢測點布置……疫情防控中,社區書記每天承擔著大量細致繁瑣的工作。核酸檢測是最快找出病毒的方式,在城建和諧城就有13個核酸檢測采樣點位。每次核酸檢測前的晚上,于文清都要一一確認采樣物資是否齊全,確保區域核酸檢測工作準時順利開展。
升級為封控區后,居民要足不出戶,每次核酸檢測都是醫務人員上門開展采樣工作。“城建和諧城小區頂樓有的是21層,有的是34層,穿著防護服一層一層挨家挨戶敲門做核酸,一個單元下來,防護服里面的衣服全部濕透,手被手套里的汗水浸泡地起皺,臉上被口罩和防護服勒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睘榱俗龅健皯獧z盡檢,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原則,有老人不會操作智能手機,工作人員就現場幫助操作。
城建和諧城小區人口多,且老年人占比較大,每次核酸檢測都需要大量的掃碼人員,除了社區和物業工作人員,還有不少居民志愿者堅守在一線,這也是讓于文清感到特別欣慰的事兒。最多的時候小區有近30名志愿者,他們有的是剛滿20歲的年輕人,還有的是50歲左右的中年人,每天他們不敢喝水、不敢吃多,穿著防護服跑上跑下,他們的面屏罩上帶著水珠,卻從來沒有怨言。從早上八點至晚上八點,樓上樓下挨家挨戶奔走,協助醫生入戶核酸檢測掃碼,雖然累,但他們始終默默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居民田永是其中一名志愿者,他主要幫助小區內不會網購的老人買藥,主要是降壓藥和降糖藥等,“了解到老人要買哪些藥物后,我就聯系藥房,拿到藥物后我送貨上門,老人一般都會提前準備好藥錢,近一個月我已經收到一千多元現金了,每次送藥他們都連聲道謝?!?/p>
4月2日
降為防范區 居民與社區人員互道“謝謝”
4月2日,城建和諧城小區由封控區調整為防范區,整個小區按下的“暫停鍵”在這一刻瞬間啟動了,居民們終于可以走下樓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這一天,人們耳邊聽到最多的詞,就是“謝謝”。這是來自居民與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及志愿者之間的雙向表白?!疤貏e感動,這么多社區、物業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為我們服務,你們辛苦啦?!毙^一位居民眼中含淚,“這段時間多虧了大家幫忙,上門送菜幫忙買藥,生活得到了保障,心里暖暖的?!?/p>
于文清說,按照大東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要求,調整為防范區后,疫情防控仍不能有絲毫懈怠。所有社區工作人員仍在疫情防控前線,廣大志愿者仍在崗位堅守,繼續做好核酸檢測、物資保障、環境消殺、垃圾清運等重點工作,為居民的生活保駕護航。
逆行而上的“90后”社區副書記李夢楠;父親病危時堅守在抗疫一線的社區副主任齊菲;住在酒店每天培訓居民志愿者的劉姣,雖然錯過了女兒生日,但也無怨無悔;一家三口齊上陣的白英杰,深入確診病例樓棟核酸采樣的陳亞范……每一個人都在為抗疫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4月10日、11日,沈陽連續兩天新增感染者降至個位數,這與每一個參與抗“疫”的你我他都分不開。其實,每個封控區、管控區都是沈陽抗“疫”的一個個縮影,工作人員扛起責任,居民群眾配合理解,攜手筑起安全屏障,等待疫情消散的春天?!胺浅8兄x各位居民的配合,希望大家繼續和我們攜手守護家園,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于文清滿懷信心地說。
4月10日
居民開放日
下樓聞聞春天的味道
4月6日,大東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的《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社會生產生活秩序的通告》規定,街道居民可以按照規定的時間登記外出,其中,4月7日和10日東站街道的居民可登記出行。這一消息很快在小區業主微信群內傳開,“終于可以走出去透透氣了。”還有居民說,“這條消息我看了好幾遍,這真是個好消息?!?/p>
4月7日當天城建和諧城小區進行核酸檢測,因為是自管控以來第一天可以登記出行,社區的疫情防控沒有絲毫松懈,“我們告訴居民非必要不外出,外出的話辦完事盡快返回,當天出去的居民多是到附近買菜和購藥?!本用駛兏吲d的同時,也保持著警惕,“能出去了也盡量少走,辦完事兒盡快回來。”
4月10日,外出的居民和7日相比稍有增加,居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走出去感受一下春天的味道”。于文清介紹,一位老人笑著對他說,“站在熟悉的馬路邊看看熟悉的風景就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兒?!边€有在家待產的孕婦,專門選了4月10日這天外出產檢,高高興興外出,平平安安返回,這一刻,空氣中都彌漫著甜甜的味道。
由封控區降為防范區,大家都知道,回歸正常生活的腳步越來越快了,讓我們一起等待春天里的重逢。
遼沈晚報記者 胡月梅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