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大東區津橋街道河畔社區書記王麗娟在運河灣3號門口迎接從隔離酒店回來的居民,還有從寄養地點接回哈士奇狗等寵物,一樹樹桃花散發著春日的芬芳。
望著80位居民穿著大白防護服愉快的走進家門,王書記掏出手機,記錄著這一難得的時刻。“騙人,大騙子,騙子”,微信對話框出現一大堆語言,充斥了強烈不滿。
發送這些內容的不是外人,正是王書記的寶貝女兒、沈陽大學學生毛欣彤。從正月初四開始,慈愛善良的媽媽幾乎在女兒的視線消失了,不管白天黑夜,媽媽像一顆釘子鉚在社區,答應她的所有愿望全部落空,一肚子苦水無處發泄,評價媽媽只能找到一個字——騙!
通話時長騙女兒。兩個多月來,每次給媽媽打電話,要么掛掉拒接,要么現在有事、要么三言兩語:“得空我給你回電話,好好嘮一嘮”。女兒沒有等到媽媽的長話暢聊,王書記的手機、座機卻成為居民熱線,從早到晚經常打爆,社區5236口居民撥打電話都要隨時接聽,耐心解答,一句解釋往往要重復幾百遍、上千遍,凌晨一兩點鐘電話溝通都屬家常便飯。她認為,疫情防控期間,回答2984戶家庭的疑問,避免居民心里恐慌,及時接聽、準確回復這些電話,值個。
現身地點騙女兒。河畔社區包括萊茵河畔、儀表等6個點位,既有高端商品樓、也有老舊回遷樓,基礎條件雖有不同,防控要求必須統一標準,不打折扣。要迅速跟進,就得書記親臨現場、隨時驗收整改,辦公地點沒個準,半個小時就失蹤,成為這段時間的常態。3月28日,連續作戰體力超支,王書記腰脫犯病臥床在家,她跟女兒玩了一把聲東擊西,讓孩子放心:“我在單位,一切安好。”兩天后,王書記強忍傷痛回到崗位,盡管站立、坐下不能隨意交替,她認為,坐鎮社區現場,確保每一次酸檢采樣套路程序合理,高效實施,值個。
兌現承諾騙女兒。毛欣彤十分不解,視頻對話可以隨時連通,為什么媽媽總是拒接,答應陪我的事咋就一再落空?
這天趕巧了,她在刷“抖音”時,彈出一條小視頻:“早晨6點鐘,河畔社區書記王麗娟組織志愿者分工協作、集合到核酸檢測現場。”女兒想不到的是,多日蒙騙她的媽媽,每天都在協調點長、醫護人員、公安干警,物業公司和志愿者共克時艱,最多一天5次加訂餐食,用掉120套盒飯。為社區申領消殺防護物資,媽媽四處奔走化緣,賓館負責人鄭先生十分感慨:“ 80人解除隔離,人人都穿防護服回家,從沒見過,都創造全市唯一了。這是王書記的誠心,打動一位志愿者提供的贊助,她認為,就算窮盡人脈資源,想方設法能夠保住社區防控安全,值個。”
現場追訪:
4月10日,在河畔社區辦公室,王麗娟書記對記者說,經過一段時間“磨合”,女兒逐漸理解了媽媽,開始支持媽媽,她眼底閃著淚花,動情展示著與女兒的微信對話:
“別生媽媽的氣,媽媽太忙了,沒時間跟你說話,答應你的事都沒有做到……對不起啊,攤上個這么忙的媽媽,女兒都不管了,對不起啊,都是媽媽不好。”
“媽媽你一直是我心中英雄,是我最崇拜的人……我不應該跟你生氣,也才了解你有這么多的無奈和不容易,請你不要怪我,只是作為孩子想得到你的關心,晚安媽媽,愛你。”
“好寶貝!我們一起加油!”
母女倆遙相呼應,共同為抗疫防控的拼搏奮斗精神鼓勁助威。
關鍵詞: 抖音刷到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