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寧省抗擊疫情的關鍵階段,有這樣一群“線上”志愿者,他們用自己的聲音為社區防疫工作者舒緩壓力,為出現情緒波動的獨居老人、居家市民提供心理疏導,他們“用心”抗疫,陪伴著人們迎來春的到來......他們就是心理咨詢師志愿者。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遼寧省委宣傳部、省精神文明辦按照省委工作部署,扎實推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第一時間組織動員包括心理咨詢志愿者在內的廣大志愿者積極投身抗疫一線。截至目前,遼寧省6萬余名心理咨詢師組建有160余支心理咨詢師志愿者團隊、5200余名心理咨詢師志愿者參與到全省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中,累計接待咨詢群眾3.2萬余人次,累計服務時長4.5萬余小時。 “疫情以來,很多人處在封閉式的生活模式之下,有的居家辦公、有的居家上網課,還有很多老年人沒有了戶外運動交流的空間,這給我們許多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影響。”遼寧省心理咨詢師協會社會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楊靖對記者說。
今年3月以來,在遼寧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大力支持下,協會社會工作委員會快速組建起一支服務方式多元的心理咨詢志愿服務隊。目前,服務隊已與沈陽地區50余個鄉鎮(街道)建立有效鏈接,并與大連、鞍山等城市的心理咨詢機構和咨詢師建立聯動,根據群眾實際需求提供在線心理服務,以專業力量織密心理志愿服務網。
“隨著咨詢需求的增加,服務隊從最初一部熱線增加為兩部咨詢服務熱線,現在每天通過電話和微信接待來訪者可達十余人次。”據楊靖介紹,目前心理咨詢志愿者主要針對的群體是抗疫一線工作者和被隔離管控的群體,“由于工作繁重和環境封閉,這部分群體的心理壓力較大,另外還有一些高齡老人,子女不在身邊,生活上缺少溝通,也容易出現一些不安情緒。”為此,心理咨詢志愿服務隊在內部募集了有老年服務經驗的志愿者組成銀發關愛小隊,專門針對70歲以上群體開展關愛志愿服務,為老年人平安渡過疫情時期提供心理援助。
“近期,我們還集中開展了抗擊疫情公益心理健康講座,話題圍繞親子關系、居家辦公、美學教育、傳統文化等等,在豐富人們居家生活的同時,也分享一些幫助大家度過隔離期、管控期的小方法,幫助大家安排好日常生活。”楊靖表示,截至目前,公益心理健康講座已經開展了12講,收看群體來自全國各地,“經常有來自上海、吉林等地的觀眾在收看時跟我們留言互動。”
孩子居家網課,家長怎樣陪伴?針對很多家長的煩惱,楊靖表示,“其實很多心理問題,就在于家長和孩子之間有效的陪伴,解決問題的方式很多,比如可以一起活動,比如可以營造氛圍。”
“我們應該適時停止‘贊美式’的教育,也不應該給予孩子更多‘命令式’的要求,要學會尊重孩子的內心需求,可以同孩子一起參與家務勞動和其他家庭活動,通過社會化活動來改善溝通的障礙。”
“我們還可以布置良好的讀書學習氣氛,條件允許的話,讓孩子學習時遠離電視、床鋪,避免建立與娛樂、休息有關系的條件反射,也不要在學習的時候提供各式各樣的美食,家長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吃喝娛樂。”
據了解,遼寧省心理咨詢師協會社會工作委員會積極推動沈陽恒申心理共創空間啟動沈陽恒申“疫情防控志愿者心靈守護”志愿項目,“該項目將積極貫徹落實省市各級文明辦的號召,本著為奉獻者奉獻的初心,在疫情防控逐步轉入常態化期間,持續為沈陽地區及至全省廣大志愿者提供針對個人和團隊的心理援助志愿服務。”楊靖表示。
關鍵詞: 心理咨詢師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