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寒料峭的3月,到華彩灼灼的4月,大東區東塔街道和睦亭社區始終活躍著一支志愿者隊伍。在抗擊本輪疫情的工作中,他們從未退縮、從不抱怨,并已形成24小時隨時待命的工作常態,只要任務下達,“收到”的回復瞬間便會刷屏微信群。這支擁有60余人的隊伍,成員來自各行各業。疫情出現時,他們迅速集結起來,盡銳出戰,在社區黨委的帶領下,積極投身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紅色屏障”,為確保社區工作生活秩序的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用行動譜寫了一曲共克時艱的戰疫之歌。
快速集結 成為耀眼“一抹紅”
沈陽本輪疫情發生后,和睦亭社區的幾十名志愿者紛紛以響應集結號的速度行動起來。他們有的來到社區,亮明身份,主動請戰;有的來到核酸檢測采樣點位,直接參與維持秩序。這些志愿者中有機關干部、個體經營戶、大學教師、國企職工、在校大學生、全國勞動模范,他們只看一眼那隱藏著巨大能量的紅馬甲,就能立即成為彼此信任、密切配合的戰友。
當大東區提級為管控區后,各園區進入管控模式,原本集中的核酸檢測采樣點位分散在每個小區中。志愿者李超群將核酸檢測采樣流程制作成生動形象的PPT,用于為新加入的志愿者進行培訓。志愿者臨時黨支部以小區為單位進行分組,組內成員分工合作,明確流程,各個核酸檢測采樣現場井然有序。
精準謀劃 助力社區疫情防控
為進一步加強志愿者隊伍的領導,經社區黨委批準,和睦亭社區的黨員志愿者們成立了志愿者臨時黨支部。大家逐步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每一次任務前,黨支部都要召開支部委員會進行動員部署,臨時黨支部書記高楊將任務分解、細化,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分配到工作點位,各小組組長負責召集組內人員,大家高效有序地開展工作。
在抗擊疫情中,社區干部的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承受了巨大壓力,志愿者臨時黨支部帶領志愿者們主動作為、精準服務,成了社區干部堅強有力的助手。為了在核酸檢測采樣中不漏一人,臨時黨支部委員樊偉帶領志愿者配合社區干部,在小區里逐樓逐戶走訪。穿著防護服爬樓,一會兒汗水就濕透了衣服,一走就是大半天,但大家毫無怨言,認真做好提示登記,確保居民應檢必檢;有老人臥床無法下樓參加核酸檢測采樣,支部委員周繼忠與社區干部和醫生一起到老人家中采樣,并多次把政府發放的愛心蔬菜包送到老人家中;全國勞動模范洪家光每次都爭當掃碼員,因為掃碼員要穿上悶熱的防護服站在陽光下……
勇于奉獻 匯聚暖心細流
在疫情防控中,志愿者們用眼、用心去付出,用行動詮釋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為方便向居民喊話,崔冰冰自費購買了5個擴音喇叭;支部委員張迎豐拿出自己的防護服、口罩等物資供大家使用;田永祥開著私家車往返于街道、社區和居民小區之間,只為盡快配送政府發放的蔬菜包;李想主動帶著工具,將社區破損的宣傳欄進行了維修;沈陽醫學院學生王小月、張靜怡除了參與協助核酸檢測采樣等工作外,還在社區指導下一天里完成了六百余戶的防疫調查和宣講;陳瑩瑩連夜用紙殼制作了一批掃碼“神器”送到各點位使用……
在和睦亭社區黨委的領導下,志愿者們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繪就了一抹靚麗的“志愿紅”。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劉宏偉
和睦亭社區供圖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