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隊員們上門開展核酸采集。 寧德市文旅局 供圖
4月13日23時起,福建寧德市蕉城區漳灣鎮增坂村被劃定為封控區,并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的管控措施。
據介紹,增坂村人口結構復雜,總人口近6000人、外來人口占四分之三以上,高齡老人等困難人群540多人,村內商鋪40多家,生活保障、應急處置和管控工作難度大。
突擊隊員們協助搬運物資。 寧德市文旅局 供圖
14日以來,寧德市級文旅系統、市委老干部局等單位成建制負責增坂村封控區管控工作。寧德市直機關下沉增坂村臨時黨支部相關負責人22日表示,推行“五個一”工作法,擰緊“責任鏈”,市區鎮村四級協同協作更加高效,封控管控秩序更加規范,達到了既嚴管控、又暖人心的工作目標。
15日16時,寧德市級文旅系統46人、市委老干部局8人以及30名醫務人員,蕉城區農業農村局、水利局等單位的人員抵達增坂村封控區后,第一時間成立市直機關下沉增坂村臨時黨支部,設立綜合協調、核酸檢測、生活保障等6個小組,制定《增坂村封控區工作方案》并細化各工作專班工作方案,全面鋪開管控工作。
摸清底數是精準施策、精準防控的前提。進駐的第二天,工作專班即組織30名突擊隊員開展“掃樓敲門”行動,全面摸清695棟房子的戶數、人口數以及特殊人群等底數,形成一個管理臺賬,做到樓清人清。
“結合日常核酸檢測,每次入戶都制作好表單,落實做一戶核對一戶,確保‘應檢盡檢、不漏一人’。”突擊隊員們說,核酸采樣、配送物資去多了,現在每棟樓住著幾戶,有幾個小孩老人心里都有數了。
網格化管理機制,是抓好疫情防控的關鍵點。臨時黨支部將增坂村9個網格劃分為3個片區,下沉的處級黨員干部劃片包干,科級干部任網格長,其他黨員干部按劃片歸入網格,并明確每個網格員的責任分工,高效開展核酸檢測、街巷勸導、上門配送服務等工作。
突擊隊員姚牧野說,村內房屋分布散亂,為更好地開展工作、快速高效配送物資,他和蘇武英還制作了手繪版區域路線導覽圖,精準定位房屋,提高了網格化管理效率。
在規范工作流程上,臨時黨支部不斷優化、精細化,形成清晨巡街、上午采樣、下午巡街+搬運+配送、晚上會商+配送的閉環式工作流程。從清晨到午夜,突擊隊員們說,“在封控區感到每天都很累,也覺得很有規律,每天要走2萬多步,一躺下就能睡著。”
突擊隊員們在封控區內。 寧德市文旅局 供圖
自實行封閉管控以來,不少村民的短期生活出現困難。突擊隊員“1對N”結對幫扶,結合核酸采樣、配送物資、巡街等工作,通過入戶走訪、電話微信聯系等方式,全面了解群眾存在的困難訴求,記錄形成一組群眾需求清單,逐條協調解決落實,讓群眾感受到隔離下的“暖服務”。
據統計,14日以來,突擊隊共收集群眾生活保障、就醫治療等方面訴求270多條,幫助解決實際問題380多件。22日,增坂村老人協會專門送來10箱方便面、10箱礦泉水慰問志愿者,“工作專班與群眾互動,讓干群的心貼得更近了。”隊員們如是說。
突擊隊員們合影留念。 寧德市文旅局 供圖
為緩解因封控造成的農作物滯銷損失,志愿者們幫助村民收割蔬菜3000多斤、草莓3000斤,統一購買并免費分發給群眾;對接商超企業暢通線上采購渠道,安排志愿者及時配送生活物資上門;公益機構、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也紛紛伸出援手,捐贈各類抗疫物資。
截至21日,增坂村封控區共收到價值3萬多元的防護服、口罩、橡膠手套等防護物資,以及保供包4400份、大米面條4142斤、蔬菜水果15850斤、桶面232箱等物資。
“這些都溫暖了‘疫’線,也構筑起黨群‘同心圓’。”寧德市直機關下沉增坂村臨時黨支部相關負責人說。
林陳銘 周俊因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