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張麗霞)4月25日是第36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今年的主題是“及時接種疫苗 保障生命健康”。我國自實行免疫規劃以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顯著降低了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的發病、致殘和死亡,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記者從大連市疾控中心獲悉,我市自1978年實施國家計劃免疫之后,脊髓灰質炎、白喉、百日咳、新生兒破傷風、麻疹、乙肝等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發病得到有效控制。多年來的免疫規劃實踐充分證明,接種疫苗是控制乃至消滅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通過對適齡兒童進行預防接種,保守估計至少使40萬兒童避免遭受上述傳染病的侵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我國5條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技術路線同時布局,在2020年底率先全面啟動新冠病毒疫苗全民接種。截至目前,全國累計接種已超33億劑次,完成全程免疫的人數超12億,顯著降低了重癥和死亡的發生,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疫苗的貢獻可謂功不可沒。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那么接種前需注意什么?疫苗接種時間推遲會影響免疫效果嗎?對此,記者咨詢了大連市疾控中心。
疫情期間,接種前需注意什么?
1.疫情期間,建議家長對寶寶的接種早作規劃。
2.因疫情停診而耽誤的疫苗,應優先接種有固定免疫程序時間要求的免疫規劃疫苗(免費疫苗),然后再安排非免疫規劃疫苗(自費疫苗)。
3.如有疑問,可通過電話等方式咨詢接種門診,接種門診的聯系電話登記在預防接種證的首頁,或關注“大連疾控”公眾賬號獲取接種門診信息。
4.對于需要預約接種的門診,家長應確認預約后,再按照預約時間前往門診接種。
5.五種情況接種需暫緩:體溫異常或自覺不適;家庭成員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最近一個月去過境外或去過發生本地病例且持續傳播地區;與新冠病毒感染者或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有過接觸史;寶寶能接觸到的家庭成員14天內有發熱史。
疫情期間,接種疫苗需要做哪些防護呢?
1.減少陪同人員,建議“一兒童,一家長”。
2.兒童及家長進入門診后必須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避免不必要的接觸。周歲內兒童不適宜戴口罩,家長更應做好防護,間接保護好寶寶。
3.留觀期間選擇通風且人少的地方。
4.接種結束返家后,應第一時間正確處理摘下的口罩,并做好手消毒處理,密切關注受種者的身體狀況。如有接種疫苗后出現的發熱、局部紅腫等,一般能自行緩解,無需特殊處理;如有其他不能緩解的狀況,及時聯系預防接種門診或到屬地醫院就診。
接種時間推遲會影響免疫效果嗎?
疫苗接種時間短暫推遲,一般是不會影響疫苗最終的免疫效果,家長朋友們無需緊張焦慮,但在沒有接種疫苗之前,兒童患相應疾病的風險還是存在的,因此推遲的疫苗還是需要盡快補種。那么到底可以推遲多久呢?這個問題因疫苗而異、因接種的劑次而異,總的來說,孩子越小,可容忍的推遲時間越短。比如乙肝疫苗第1劑需要在出生后24小時內完成接種;涉及基礎免疫程序的疫苗,盡量不推遲,如果必須推遲也盡量安排在12月齡以內完成,比如乙肝疫苗的3劑、脊灰疫苗前3劑、百白破疫苗的前3劑等均屬此類情況;還有一些疫苗,需要把疾病的高發季節考慮進去,比如麻腮風減毒活疫苗,最好在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春季高發季節來臨前完成接種,可得到更好的保護效果。
關鍵詞: 疫苗接種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