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晚,在上海市黃浦區的醫務人員關愛驛站,前臺工作人員小周正在統計入住醫護人員的信息,為配送晚餐做準備。幾天來,小周接待了幾十位醫護人員,“有的人剛來時,發著高燒,走路都是‘飄’的;有的人嗓子已經啞到講話都很困難,聽著很是心疼……”
連日來,隨著新冠病毒感染者數量不斷增多,醫療機構一線崗位醫務人員的工作負荷明顯增加,部分醫務人員被感染。近日,上海市黃浦區衛健委聯合全季酒店推出了上海首個醫務人員關愛驛站,為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提供休養場所。
【資料圖】
“我的身體狀況好多了,預計明后天就可以返崗,很多同事幾天沒休息了,我要趕緊回去支援他們。”12月26日下午,記者在“驛站”遇見了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黃浦分院的醫生姚國萍。
12月26日,關愛驛站前臺工作人員為新入住的醫務人員提供門卡和生活用品。(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姚國萍說,12月22日通過抗原檢測發現自己“陽”之前,已經連續工作了很多天。“我所在的骨傷科門診每天接診50到60位病人,每天都有同事因感染‘倒下’,科室人手嚴重不足,工作強度大了很多。”
出于對患者健康和對后續工作安排的考量,姚國萍被科室安排休息。為了不給家人增添負擔,姚國萍申請住進了“驛站”。
12月26日,送餐員在醫務人員關愛驛站送餐。(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這里各個細節都有考慮到,包括生活用紙、抗原試劑、一日三餐等。工作人員每天把飯菜送到門口,營養搭配也很科學。”姚國萍表示,通過幾天的恢復,自己的癥狀已經緩解很多。
同樣來自九院黃浦分院的還有護士陳夢。作為院內24小時核酸采樣站的工作人員,近兩年,陳夢長時間處于“三班倒”的工作狀態。陳夢告訴記者,家里兩位老人年齡都很大,伴有一些基礎性疾病,之前也考慮過如果自己出現癥狀后該怎么辦,“這次區里為醫護人員提供了這么好的一個休養場所,消除了大家的后顧之憂。”
12月26日,醫務人員在關愛驛站大廳休息。(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臨近晚餐時間,記者遇見了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盧灣分院的醫生汪溯潔。汪醫生表示,家中三代同堂而居,愛人也是一線醫生,為了保護老人和孩子,愛人目前住在醫院,自己在發現癥狀嚴重后,便選擇來“驛站”休息。
據黃浦區衛健委副主任李偉介紹,目前,黃浦區衛健委已經專門組建了關愛工作專班,與驛站的服務團隊共同做好對醫務人員的關心關愛工作。專班還聯合區精神衛生中心、外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單位,開設了“心理關愛熱線”和“醫療保障熱線”,為入住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采訪將結束時,姚國萍向記者展示了一些“老朋友”剛發來的信息:“姚醫生,聽說您‘陽’了,癥狀嚴重嗎”“姚醫生早日康復,咱們復查時見”……姚國萍說,自己在崗位上服務患者近二十年,之前支援過方艙醫院的救治工作,跟很多患者成了朋友。“看到這么多人還在惦記著我們,感到很欣慰,也正是因為有他們的關心和支持,我們才更有勇氣和定力面對接下來的戰斗。”
記者袁全、王翔
責任編輯:黃璐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