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綜合內科準備病床,患者陽性,多發腫瘤……”12月30日14時,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綜合內科主任劉丹陽接到急診科電話,迅速進行接診安排。“這段時間,患者量持續增加,為應對新冠病毒感染者合并多種基礎疾病患者的救治,醫院緊急成立了綜合內科,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沒說幾句,剛剛“陽過”的劉丹陽就開始不停地咳嗽,“這點小癥狀,不礙事兒。救治患者是第一位的,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會退縮。”
劉丹陽告訴記者,她從12月3日開始就按照院里要求接管新病區,并在12月11日正式成立綜合內科,“我們接診的幾乎都是急難重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這其中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消化道出血患者,有多發腫瘤患者,還有血液病患者,都對我們的救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患者量不斷增加,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可想而知。“每天查房,挨個患者詢問病情并查體,一圈下來,得從早上8點查到下午2點。而且很多患者都是急難重癥,需要不斷調整診療方案,每天也就睡兩三個小時的覺。”劉丹陽稱,新科室的成立特別及時,醫院有著豐富的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經驗,而且該科室聚集了治療綜合疾病能力強的專家團隊,綜合施策救治危急重癥患者。“前幾天,一名患者消化道出血4000多毫升,凌晨3點到醫院,情況危急,醫院立即集結相關科室最強的人員緊急手術,凌晨4點手術已經開始。為了挽救患者生命,每名醫護人員都拼盡了全力。”
“關口前移、多學科合作、精細化管理”是市六院治療新冠病毒感染者取得的重要經驗。早在幾個月前,醫院就對急診科進行擴容。現在看來正是急診科的擴容讓病房的壓力得到了一定緩解,“很多患者需要輸液治療,有些不需要住院的在急診就可以完成輸液。”
記者看到,劉丹陽的辦公桌上放著兩個理療袋。“髖關節積液嚴重,走路都費勁,這兩個理療袋可有用了。”
科里每名醫護人員也都在克服著身體不適的問題,沒有一個人喊累,更沒有人退縮,“孕婦護士剛剛退燒就返崗,忙起來完全忘了自己懷著孕;還有的醫護人員綁著束腰,一直在忍痛工作……”劉丹陽稱。
劉丹陽稱,目前醫護人員都在高強度工作,大家會盡力救治每一位患者,“不管怎么困難我們依然要往前沖,就像戰士一樣。這是我們的職責。”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樊華
圖片由醫院提供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