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2年12月20日,中國博物館協會航海博物館專委會隆重推出“一館一物說航海:中國航海類博物館文物精品數字展”,共有38家博物館聯袂線上參展。此次展覽采用“一館一物”的策展模式,即每家參展單位挑選一件最具代表性的藏品參展,最終共有38件航海類精品展出,其中有遼寧3家博物館帶來的3件特色文物,即葫蘆島博物館的元磁州窯白釉褐彩龍鳳紋罐、旅順博物館的元白釉褐彩針碗、大連博物館的俄國海軍艦炮。
元白釉褐彩龍鳳紋罐,為綏中三道崗元代沉船考古的重要收獲。此罐瓷化程度高,除圈足內壁外,整個器物內外皆掛白釉,褐彩鋪紋。整體線條流暢,粗獷雄健,龍鳳構圖賦予吉祥之意,為元代磁州窯瓷器中的精品。三道崗沉船的發掘活動不僅有著重要的考古意義,而且還為研究元代磁州窯瓷器生產銷售、古代船舶發展史、海洋交通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旅順博物館展品元白釉褐彩針碗,1959年出土于大連市甘井子區營城子元代墓葬。碗內底部繪橫排三點,再由一細線貫穿,似一不太規則的“王”字;碗外底圈足內有墨筆楷書“針”字。這個看似普通的磁州窯系的瓷碗,原來是航海時用來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碗”。這在當時,可謂是很先進的航海儀器。
大連博物館展品俄國海軍艦炮,通長299厘米,口徑7.5厘米,是俄國奧布霍夫兵工廠制造,為日俄戰爭時俄軍所棄。這門艦炮是這場屈辱戰爭的遺存,它時刻警示我們,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38家航海類博物館選出的文物都非常有代表性,如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反映古代貿易與文化交融的藍色玻璃碗、南宋金雙重頂鏈犀角形牌飾項鏈、清粵海關十兩銀錠,見證近代曲折歷史的“大清光緒廿年”福州船政“通濟艦”舵輪、北洋海軍成軍紀念金杯和石雕彩繪媽祖像等,這些展品時間跨度大,文物種類豐富,共同講述中國幾千年的航海歷史和航海文化。
(遼寧日報記者 商越)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