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戰士”的身后是家人的默默付出
每一場戰斗,都需要英勇的戰士。當前,一線醫務人員就是英勇的戰士,而他們身后的家人則是支持他們的無名英雄。每一位醫護人員的身后,都有家屬的默默付出,公婆父母、另一半和親友為他們安頓了后方。一肚子的醫學知識、護理經驗,家里人卻享受不著,他們把所有的精力和熱情,都投入到了工作中。
市三院ICU護士長鄭曉娜
(相關資料圖)
“媽媽,我發燒了,我該怎么辦?”
那天,正在市三院ICU忙碌著的護士長鄭曉娜接到了女兒帶有哭腔的電話。
“能不能爬起來?藥就在抽屜里,找到對乙酰氨基酚,按照媽媽說的劑量吃。”說完她就把電話掛了。
這些天來,鄭曉娜一天都沒休息過。孩子高三了正是學業緊張的時候,獨自在家上網課,又發了燒,她怎么能不揪心。可她說:“我這情況算好的,孩子畢竟大了。科里護士大夫以80后、90后為主,他們的孩子都小,大一點的上小學,小一點的上幼兒園,科里忙翻了,他們也都顧不上!”作為科室的大管家,她對醫生護士的情況了如指掌。“這種情況下,我怎么能休息呢?”
鄭曉娜的母親:李世英
一提起女兒鄭曉娜,李世英阿姨眼睛就紅了。“一提女兒我心里就酸溜溜的,她沒年沒節的,天天半夜才回來,外孫女燒到39.8攝氏度了,她也管不了。”
鄭曉娜和丈夫因為工作忙顧不上家里,這段日子,70多歲的李世英把老伴兒拋在家里,在女兒家幫著照顧。“半個多月了,外孫女的病也沒好利索,女兒天天半夜11點才能回來。我都勸她辭了吧,別干了。她說‘媽,你不知道那些患者啊,他們太可憐了,我能救回來一個我就高興。’我說你怎么那么傻呀!”
“她那么晚回來,回來也不吃飯,睡覺前還得吃安定片,她壓力太大了。”
新年愿望:“我希望疫情能快點過去,讓患者都健康起來,我女兒好好的,我們都健健康康的。”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診ICU護士長 劉宇飛
“我們急診ICU從12月12日就開始接收重癥患者,到現在天天滿床。在這段時間里倒下的醫護人員也特別多,可能是我們病毒載量太多了。12月16日那天晚上,我下了班到家就覺得有點不舒服,晚上10點開始發燒,測了抗原,顯示陽性。”
患病三天之后,第四天,還沒有痊愈的劉宇飛就帶病上班,工作了半天之后她體力不支,高燒40攝氏度,不得不回家休息,第五天,劉宇飛又去上班了。
“家里兩個孩子,我丈夫都被我傳染了,老大上初二,老小才3歲多,我根本顧不上,全扔給他了。”說到辛苦,劉宇飛說:“其實科室里每個人都是這樣,我們這有很多90后,00后護士,他們都是父母的寶貝,可在醫院里他們都沖在前面。還有歲數大的護士,發著燒也不愿意回去休息。雖然累,但大家的精神狀態很好,我們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就希望能治好患者。”
劉宇飛的丈夫:劉鳳輝
“這種情況下,這個家是交給我了。她工作責任心太強了,我能做的就是支持她,做好后方保障。我早晨給兩個孩子做早飯,照顧他們唄,老大高燒40攝氏度,到現在也沒好利索,老二也還沒完全好。就是我做飯的水平有限,倆孩子好像有點瘦了。”
“劉宇飛只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中普通的一員,他們都是這樣的。”作為醫護人員的家屬,劉鳳輝很了解妻子的工作性質。元旦過后,劉鳳輝的工作也很忙,他告訴記者,大人不在家的時候,老大就照顧老二。由于工作走不開,他們一直沒有機會回老家看看父母,希望今年春節能有機會回去看看。
新年愿望:“疫情快點過去,平穩生活。”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常婷)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