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大連市衛生健康委獲悉,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的診療數據連續監測顯示,我市本輪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已過,就診和救治高峰平穩度過,但重癥救治壓力還會維持一周左右。
目前我市各大醫院其他疾病就醫需求陸續增多,且受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大帶來的疫情防控風險,市衛健委提醒廣大市民 根據病情按照分級分類原則就診,不要集中到三甲醫院就診,既可以方便自己,也可以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
尤其是一些診斷清晰、治療方案明確的慢性病患者,可到基層醫療機構和就近的二級醫療機構就診,確保全市醫療資源合理使用。
(資料圖)
疫情就診高峰在元旦前后
大連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處長姚翔宇告訴記者,2023年1月5日開始回落至目前不足8000人次;急診中就診老年人占比也從開始的60%下降至不足40%;急診重癥患者比例、需要搶救人數也逐步下降。
通過監測發現,一是目前我市急診、發熱門診診療量從峰值下降。
我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既往急診量在日均6000人次左右,2022年12月7日優化防控措施調整后,急診診療量快速上升,在2022年12月30日達到峰值1.1萬人,日急診診療量持續在1萬人以上維持一周。
二是我市各大醫院在院患者人數增幅放緩,就診患者結構也有明顯變化。
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在院患者數自2022年12月22日開始逐步上升,2023年1月5日全市在院患者達到2.8萬人,近一周增幅明顯放緩,甚至有小幅下降。
此外,就診人群中新冠病毒感染者已從最開始的80%下降至目前不足20%,基礎病患者合并新冠感染比例逐步降低,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就醫需求開始釋放;在院重癥患者人數也從高位平臺期開始回落,甚至有些重癥患者已經治愈出院。
急診大廳患者明顯減少
從上述監測數據分析,我市本輪感染高峰已過,就診及救治的高峰期,也相對平穩度過。
1月11日上午,記者在大連市中心醫院急診大廳看到,前來就診的患者明顯減少,大廳內秩序井然。
大連市中心醫院院長袁宏說,跟去年12月中下旬高峰時日均急診量千余人次相比,現在明顯可以感覺到下降的通道已經打開了。目前,我們醫院其他疾病就診需求也在逐漸釋放,陸續開展限期治療、擇期治療,分層保障患者的就醫需求。
前期面對患者數量增多的情況,醫院在最短時間內實施發熱門診與門、急診一體化管理,快速增加急診內科診室數量,最高時日間10個診室同時開診,夜間也有3+1個診室的彈性工作機制。
據了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為保證防疫措施優化后,廣大市民就診延時錯峰、救治平穩度峰,市衛健委統籌全市醫療資源,采取門急診一體化、全院救治一張床、全市資源一盤棋等措施,保障醫療救治工作平穩有序。
此外,市衛健委統籌全市重癥床位、人員和呼吸機、除顫儀等搶救設備,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實施院際間調配、區域間統籌,尤其加大對農村地區醫療救治資源傾斜力度,建立三甲醫院對口涉農區市縣重癥轉診、會診制度,暢通基層重癥患者轉診三甲醫院就診通道,提高重癥救治成功率、降低病亡率。“通過上述一系列措施,目前全市醫療救治秩序較為平穩,重癥患者救治也趨于向好。”姚翔宇說。
來源:熱搜大連
文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張麗霞
圖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季禾子
關鍵詞: 病毒感染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