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沈陽1月14日電 (李晛 韓宏)1月14日,農歷臘月二十三,中國北方地區進入傳統節日——小年。當天,遼寧省博物館推出玉兔迎春——生肖系列文化展,國家一級文物《顧繡花鳥人物冊之射獵圖》等39件兔生肖文物展出,生動詮釋中國生肖兔文化。
十二生肖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的信仰與觀念之中。其中,兔被認為吉瑞之物,是純潔高雅、機智靈敏和忠厚善良的象征。
本次展覽共分“活潑敏銳自然兔”“靈動多變藝術兔”“吉祥福瑞民俗兔”三個單元和一個體驗區,展出陶瓷、書畫、銅器、雕刻、織繡、貨幣、考古等多個門類的兔文物。在展出的“鎏金兔形銅泡”“白釉雙兔系蓋罐”“三彩釉兔紋碟”“青花兔紋碟”等文物品類中,均出現兔的形象。這些藝術之“兔”,或精工細致,或簡單豪放,或靜臥,或奔跑,靈動多變,栩栩如生。
在《齊白石桂花白兔圖軸》中,桂下一只白兔作回首狀,豎直的雙耳,紅紅的眼睛,長長的胡須,短小的尾巴,逼真可愛。據介紹,齊白石的作品有著濃重的真趣和生活體驗,把中國繪畫的精髓與時代的精神完美地統一起來,創造出了質樸清新的藝術境界。
國家一級文物《顧繡花鳥人物冊之射獵圖》則展示了一幅北方游牧民族冬季打獵的場景。圖中材料選用粗細絲線、合花線、金線等,針法豐富,針腳細膩,另以畫補繪,畫繡結合,在刺繡藝術史上占據重要地位。
遼寧省博物館展覽策劃部研究館員周穎表示,本次展覽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生動再現生肖兔文物的獨特藝術魅力,烘托節日濃郁喜慶的氣氛。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