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福文化”相關的國寶珍品集中展出、帶有喜鵲等吉祥紋飾的嘉禮美瓷悉數亮相……為迎接兔年春節,沈陽故宮博物院推出以“送福”“報喜”為主題的系列展覽,讓觀眾走進沈陽故宮過文化中國年。
為迎接春節,沈陽故宮掛上了門神。
沈陽故宮博物院最新推出的春節特展“萬福攸同——沈陽故宮福文化展”,用近80件院藏珍品詮釋中華傳統“福文化”的深厚內涵。“清福祿門神”“清乾隆款粉彩綠地福慶花卉瓶”等文物,介紹了清代宮廷年俗,既有與民間一致的寫福字、掛門神、貼春聯,也有寫經祈福、太廟祭祀等清宮獨有年俗。
“萬福攸同——沈陽故宮福文化展”展廳一角。
喜鵲、梅花是中國傳統吉祥紋飾,二者結合更有“喜鵲登梅”“喜上眉梢”之意。沈陽故宮博物院院藏珍寶展上展出的帶有喜鵲、梅花圖案的“清同治款黃地粉彩梅鵲大碗”“清同治款黃地粉彩梅鵲盤”等,給觀眾帶去“喜報祥瑞”的美好祝福。
此次展出瓷器的主紋飾均為明黃色地,繪以喜鵲和梅花。喜鵲,古稱“乾鳥”,也稱“報喜鳥”,吉祥之兆。梅花作為“歲寒三友”之一,象征堅忍意志,更因梅瓣為五,寄寓“福、祿、壽、喜、財”五福。喜鵲與梅花相結合,構成“喜鵲登梅”的吉祥紋樣,又以喜鵲登梅圖案寓意“喜上眉梢”“喜在眼前”。
記者:趙洪南
沈陽故宮博物院供圖
關鍵詞: 沈陽故宮
責任編輯: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