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游客在哈爾濱中央大街游玩。 □新華社照片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黃金周——
隨著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節日里的中國在流動和忙碌中釋放發展動力。
(相關資料圖)
實體商業人氣回暖,線上零售增勢不減,持續升溫的假日消費,彰顯中國市場的潛力和韌性。
送祝福、慶團圓,神州大地洋溢著濃濃年味兒;看非遺、品書香,傳統文化在賡續傳承中煥發新生。
出行暢:國內旅游出游突破3億人次 流動中國彰顯生機活力
天空湛藍清澈,大地銀裝素裹……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的雪道上,游客王先生和家人在冰雪世界中盡情馳騁。
“南方人對雪有著特殊的向往,今年春節我們一家打卡阿勒泰的各大雪場,孩子們對滑雪也充滿熱情和好奇。”王先生說。
今年春節,在落實好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10739家A級旅游景區正常開放,占全國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73.5%。各地相繼出臺景區門票減免或打折、發放文旅消費券等惠民措施。據不完全統計,春節期間免費開放A級旅游景區1281家,占全國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9%。
多地聚焦“不夜城”特色,推出夜間文旅產品。如北京八達嶺夜長城首次在春節期間對公眾開放,四川成都開展夜游錦江、成都燈會、光影節、火花節等系列夜游活動。
在各類政策措施帶動下,不少景區重現游人如織的景象。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
國外度假游也持續升溫。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6天,全國移民管理機構共查驗出入境人員239.2萬人次,較2022年春節同期增長123.9%。
消費旺:餐飲、電影票房復蘇強勁 節日市場繁榮有序
老濟南酥鍋、糖醋鯉魚、兔年造型的膠東花餑餑……大年初五,位于山東濟南恒隆廣場的“城南往事”人聲鼎沸,香氣升騰。
“春節期間幾乎每天都是爆滿狀態,門口排隊的顧客就沒斷過。”山東凱瑞商業集團市場營銷總監侯明敬說,今年春節,餐飲業熟悉的熱鬧場景又回來了,餐飲人的信心也回來了。
美團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6天,全國多人堂食訂單量同比2022年春節增長53%,部分餐廳重現排隊等位超過1000桌的火爆態勢。
電影市場也在春節期間迎來“開門紅”。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月27日21時,2023年春節檔電影票房突破67億元,為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名。
“大年初三和朋友一起觀看了《流浪地球2》,場景震撼人心,劇情和特效都很棒,中國科幻電影質量越來越高了。”“90后”觀眾周思走出電影院興奮地說。
業內人士分析,今年春節檔影片類型豐富多樣,演員陣容強大,充分展現了中國電影的魅力,也為全年電影市場復蘇打下基礎。
除了走進影院,不少人選擇假期“宅”家線上觀影。愛奇藝數據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5天,愛奇藝劇集頻道觀看時長同比增長28%,《狂飆》等劇集熱度持續攀升。截至1月25日,兩部春節檔推出的網絡新片在愛奇藝云影院首映總票房已超1200萬元。
暖意濃:展現新征程奮進姿態 年味兒升騰全球共慶
正月初三一早,冬日暖陽緩緩升起,湖北省鐘祥市莫愁村景區已經熱鬧起來。“醒獅送瑞”等民俗活動喜氣洋洋,濃濃荊楚年味兒彌漫在鄉間村落。
“家鄉的變化太大了!”在廣州工作的王威兩年沒有回老家過年了,今年他早早趕回家,幫父母辦年貨、貼春聯、做團圓飯。他打算好好享受春節假期,找回兒時過年的記憶。
蒼穹之上,太空家園同樣年味兒滿滿。
問天艙內,3名航天員特意穿上了“祥云服”,迎接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后的首個除夕。“鴻運當頭”椒麻鵝,“金玉滿堂”松仁玉米,“勢如破竹”酸辣筍……航天員張陸說:“穿新衣、吃餃子、送祝福,這些年俗年味兒可一樣也不少。”
春節期間,世界多地紛紛舉辦中國年慶祝活動,讓遠在海外的華夏兒女表達對故土的眷戀,也讓國際友人近距離感知中國春節,共同觸摸五千年文明的脈動。
年,是幸福的團圓味道,更是文化的賡續傳承。
演皮影、做草編、揉花饃……春節期間,在西安市昆明池·七夕公園舉辦的非遺集市和非遺展演活動上,豐富的非遺技藝吸引了游客駐足觀看、動手體驗。
瑞兔呈祥新年好,四海歡騰滿目春。這個春節黃金周,折射新征程上的奮進姿態,彰顯中國經濟的韌性活力,勾勒氣象萬千的時代圖景。
□據新華社電
責任編輯:王旭偉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