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人們在南京夫子廟景區休閑游玩。 □新華社照片
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全國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場總體安全平穩有序,文旅市場復蘇勢頭強勁。
(資料圖片)
強勁的復蘇態勢也對各地旅游管理部門、企業經營者和一線工作人員提出新的要求。新華社記者發現,為順應行業復蘇態勢,滿足大眾旅游服務需求,多地在探索中采取了平衡客流、升級安保、提升服務等一系列措施助推國內旅游業持續復蘇增長。
措施一:
科學引導均衡客流 挖潛全域旅游調和冷熱
上海浦江游覽接待游客同比增長239%、西安曲江新區接待市民游客同比增長了133.68%、湖南張家界景區接待游客人數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人潮洶涌”是今年火爆春節游帶給各地旅游業者的一項共同考驗。
一些地方發力挖潛全域旅游調和客流冷熱。上海新春推出超過500項新春文旅活動,成功引導半數游客不向傳統熱門景區扎堆,而是前往當地文旅新空間游玩消費。重慶市在中心城區、渝東北、渝東南分別助推觀光休閑演藝游、三峽人文風光游、民俗康養生態游,鼓勵各旅游目的地錯位發展,均衡引導客流。
四川提前布局“冬游四川”文旅消費促進系列活動,讓“冷”地方“熱”起來,助力春節客流均衡化。活動推出多項獎補優惠政策,當地共有144家國家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實施景區門票減免或買一贈一等優惠政策。其中,阿壩州、甘孜州、涼山州和攀枝花市“三州一市”國有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實行“門票買一送一”、國有4A級以下旅游景區門票全免的優惠政策。綿陽市推出“一元游綿陽,萬張門票等搶”活動。宜賓市則引入“夢回宋朝”沉浸式漢服秀劇本殺等新業態新場景,以煥新游客體驗這一優勢從傳統熱門景點吸引客流。
措施二:
強化旅游安全措施
客流洶涌增加了游客、文博單位等各方面的安全風險。對此,春節期間,文化和旅游部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旅游安全工作,包括加強對設施設備的安全檢查,做好流量管理,完善安全提示警示標識和安全防護設施,關注旅途中的消防和道路交通安全,謹慎參與高風險項目,避免前往沒有正式開發開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區域旅游等。
一些地方著力升級安全機制與技術。重慶制定了一系列包括導游、旅行社、酒店、景區、郵輪管理等在內的服務安全標準并強化了貫徹執行和培訓力度。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委書記張龔告訴記者,面對潮涌般的旅游客流,當地景區主要進入通道采取預約、分時、分段放行等措施確保游客安全,并制定了詳細的分流管控措施。
記者還了解到,為保障客流高峰期文物安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成啟用了秦始皇陵遺產監測平臺,在博物院內的一二三號兵馬俑坑、銅車馬博物館、9901和0006陪葬坑及秦陵封土共布置了130個監測設備,對遺址及文物本體、游客密度、大氣環境等情況進行實時監測,監測內容包括沉降、空氣二氧化碳含量和溫濕度變化、大氣顆粒物、瞬時客流量等內容。
措施三:
提升服務需求預判能力 加大服務質量監管力度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春節假期,休閑消費回補增溫,餐飲住宿和文娛體育等訴求有所增長,主要反映在假日餐飲消費、在線訂送餐服務、賓館住宿預訂等方面。但服務質量不盡如人意成為部分游客的“堵心事”。
多地通過在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上開展服務預約,提前預判服務需求并采取應對措施。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天文館接待客流幾乎每天都接近其最大額定承載量。三館也采取線上實名、分時預約的方式,以提前對景區客流做好預判。重慶在全市推廣使用文旅小程序,接入場所近4000家,提升信息預判能力。
狠抓監管也為保障好游客體驗提供了底氣。重慶在多個區縣游客集中地前置設立旅游投訴現場受理點、相關區縣探索建立了旅游購物無理由退貨機制,做到投訴“不過夜”;上海啟動“網格化督查”機制,按照“分片包區”的原則,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對37處文旅場所開展督查。
“兔年春節游火爆,既讓我們旅游業者充滿信心,同時也提醒我們要為后續的五一小長假、暑期、國慶黃金周等旅游旺季做好充分準備,包括從業人員的服務質量、智慧系統的便民程度、創新產品和服務的引入,都需進一步完善,以迎接文旅市場的進一步復蘇與提升。”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有限公司總經理郭一峰認為。
□新華社上海1月31日電
責任編輯:王旭偉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