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福攸同”“喜報祥瑞”兩大展覽將持續(xù)至4月初
春節(jié)假期雖過,但正月里的沈陽故宮博物院仍然喜氣滿滿,門神、對聯(lián)、福字、大紅燈籠隨處可見。春節(jié)前夕開展的以“送?!薄皥笙病睘橹黝}的“萬福攸同——沈陽故宮福文化展”“喜報祥瑞——清同治款嘉禮美瓷”系列展覽,將持續(xù)至4月初。
【資料圖】
春節(jié)假期沈陽故宮觀眾總量達(dá)到4.8萬人次,大年初四參觀人數(shù)超1.2萬人次,火爆程度可見一斑,來故宮感受“福氣展”吧。
萬福攸同——沈陽故宮福文化展
“萬福攸同——沈陽故宮福文化展”地點在飛龍閣、翔鳳閣,分為“萬福新春”“福壽康寧”兩個單元,用近80件(套)院藏珍品詮釋文物上的“福”,展示中華傳統(tǒng)“福文化”深厚內(nèi)涵的同時,為觀眾送去真摯的祝福。
“萬福新春”單元中,通過“清錦地云蝠紋萬年紅朱墨”“清福祿門神”“清嘉慶款霽藍(lán)釉簠”“清乾隆款粉彩綠地福慶花卉瓶”等文物,介紹了清代宮廷中的年俗,既有與民間一致的寫福字、掛門神、貼春聯(lián),也有寫經(jīng)祈福、太廟祭祀等清宮中的獨有年俗?!扒遄咸催吰岬厍队袷瘹q朝圖掛屏”上的歲朝圖,就是古代迎接新春的重要藝術(shù)活動之一。
“福文化”在器物上的表現(xiàn)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文字之“?!?,即把“福”字或是含有祝福之意的吉語文字直接呈現(xiàn)在器物上;二是圖案之“?!?,利用諧音、意會、指代等方式構(gòu)成祈福寓意的吉祥圖案?!案劭祵帯眴卧词峭ㄟ^瓷器、漆器、織繡、書畫、琺瑯等不同品類的文物展現(xiàn)文字之“福”和圖案之“福”。展出文物中有用蝙蝠、壽桃寓意“福壽雙全”的“清康熙款青花云龍福壽碗”;有巧借彎折回旋的桃樹枝形成變體壽字的“清雍正款斗彩壽字桃紋盤”;有五只蝙蝠組成的“清光緒款粉彩黃地番蓮盤”等。
展覽解讀了新春之福、文字之福和圖案之福,展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厚底蘊(yùn)和絢麗多姿。
喜報祥瑞——清同治款嘉禮美瓷系列展
喜鵲、梅花均是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飾,二者結(jié)合更有“喜鵲登梅”“喜上眉梢”等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憧憬和祝福之意。春節(jié)前夕,沈陽故宮院藏珍寶展展品更換,帶有喜鵲、梅花圖案的“清同治款黃地粉彩梅鵲大碗”“清同治款黃地粉彩梅鵲盤”等嘉禮美瓷亮相敬典閣。
展覽共展出“清同治款黃地粉彩梅鵲大碗”一個、“清同治款黃地粉彩梅鵲碗”一個、“清同治款黃地粉彩梅鵲盤”兩個、“清同治款黃地粉彩梅鵲羹匙”一個、“清同治款黃地粉彩梅鵲茶盅”兩個,均為同治帝大婚用瓷,即嘉禮用瓷,且均為黃地粉彩。展出瓷器的主紋飾為明黃色地,繪以喜鵲和梅花。喜鵲,古稱“乾鳥”,也稱“報喜鳥”,早在唐代就被定義為吉祥之鳥,多以喜鵲寓吉祥之事。梅花作為歲寒三友之一,自古有著堅韌不拔之意,更因梅瓣為五,又有“福、祿、壽、喜、財”五福的吉祥寓意。喜鵲與梅花相結(jié)合,構(gòu)成“喜鵲登梅”的傳統(tǒng)吉祥紋樣,因“梅”與“眉”同音,又以喜鵲登梅圖案寓意“喜上眉梢”“喜在眼前”。
正月里,沈陽故宮博物院歡迎廣大市民和游客到這里欣賞這些帶有吉慶、祥瑞之意的文物。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
記者 劉海搏/文
主任記者 李浩/攝
關(guān)鍵詞: 沈陽故宮
責(zé)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