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沈河區人民醫院接種新冠疫苗。李浩攝
目前新冠疫苗還有必要接種嗎?已經“陽過”的人是不是就不用接種新冠疫苗了?2月14日,沈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副所長李萱怡就市民關注的新冠疫苗接種問題進行權威解答。
問:開學在即,有的家長說孩子還沒有“陽過”,擔心上學后會有感染風險;而有些老人也因為還沒有“陽過”而不敢出門。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
(相關資料圖)
答:第一,繼續做好個人的防護措施,預防感染;第二,盡快完成新冠疫苗接種,建立免疫屏障。
大量的監測和研究顯示,與接種新冠疫苗的人相比,未接種疫苗的人患病風險、重癥和死亡風險高出很多,這種風險通過疫苗接種可以大大降低。建議在沒有感染前,符合接種條件卻沒有接種疫苗的,要盡快接種疫苗,沒有完成全程或者加強免疫接種的,要盡快完成全程或加強免疫接種(符合第二劑次加強針接種條件人群,也要主動、盡早接種)。
尤其對于老年人來說,一方面免疫力在衰退,另一方面大多有基礎性疾病,感染新冠病毒后重癥風險較高,建議老年人群在符合接種條件的情況下盡快按照程序完成全程和加強免疫,發揮疫苗最好的保護效果。
問:一些已經“陽過”的人認為,自己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是不是就不用接種新冠疫苗了?
答:目前來看,單純的感染產生的免疫保護力不如感染加上接種新冠疫苗產生的混合免疫力保護作用強,所以建議感染后仍要接種新冠疫苗。
現有研究數據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個月內罕見再次感染發病的情況,但感染之后不能終身免疫,6個月之后體內抗體水平會有所下降。既往新冠病毒感染者(患者或無癥狀感染者),依照現有研究數據和接種技術指南規定,在充分告知的基礎上,可在感染6個月后接種1劑次。
問:之前由于基礎病等原因被評估為不符合接種新冠疫苗的老人是否一直不能接種?
答:既往接種新冠疫苗時發生過嚴重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這類屬于嚴重過敏反應,也是最明確的接種禁忌癥,不能接種。
有基礎性疾病評估后不能接種,大多數屬于暫時緩種,不屬于接種禁忌,后期病情穩定后或特殊的治療結束后就可以考慮接種。老年人和慢性基礎性疾病的人,是新冠病毒感染后容易導致重癥和死亡的高風險人群,一方面要做好自身防護,另一方面病情穩定后,要盡快完成疫苗接種。
問:有些人全程免疫接種完成已經過去很久,現在再進行加強免疫接種還有用嗎?
答: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之后產生保護作用,一個是會產生抗體,另一個是會產生細胞免疫,也會產生免疫記憶。接種疫苗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抗體水平會下降,另外,隨著病毒的變異,免疫逃逸也在增強,使得抗體的作用在進一步削弱。但是,細胞免疫尤其在預防重癥和死亡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比較持久的。
研究表明,通過接種加強針,一方面可以喚起機體的免疫記憶細胞,另一方面,也會提升抗體水平,進一步鞏固對重癥和死亡的預防作用。所以,還是強調,沒有完成加強免疫的,只要符合接種條件,應盡快按照免疫程序的規定完成加強免疫。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樊華)
關鍵詞: 疾控中心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