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文化演出市場今年是‘開門紅’,無論是2月11日結束的渾河岸交響音樂節,還是市屬專業文藝院團在兩節期間奉獻的30余場異彩紛呈的‘舞臺盛筵’,都越來越有‘藝術味兒’‘高雅氣’。”2月14日,記者了解到,兩節期間,沈陽市委宣傳部、沈陽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主辦了一系列文化演出活動,這些精彩高品質的演出特別受歡迎。其中,在渾河岸交響音樂節中,北京交響樂團、北京首席藝術家男聲合唱團的演出,到了一票難求的程度。沈陽雜技團惠民演出,為了讓更多的人能欣賞到精彩節目,特別加演一場后,但仍滿足不了群眾的觀看熱情,最后決定在網上進行同步直播……
沈城觀眾在家門口欣賞最好的節目
【資料圖】
沈陽市屬專業文藝院團為了把最好的節目、最佳的陣容展示在舞臺上,讓沈城觀眾在家門口欣賞到高雅藝術,一開年就加緊排練,對舞美道具、服裝進行更新,增加了劇目互動環節,編排了多個新穎節目,增強了演出的藝術觀賞性。
兩節期間,有亮點的演出都特別受市民喜愛。已深耕沈陽文化演出市場九年的盛京大劇院,先后舉辦過66場春節惠民系列演出,今年更是推出“盛京卯至 玉兔迎春”等16場演出。這些惠民系列演出已成為沈陽“春節文化”品牌,到劇院過年成了很多沈陽市民不變的選擇。據統計,盛京大劇院的“盛京卯至 玉兔迎春”演出季觀演人數達10560人次,同比上漲57.8%。
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承辦的遼寧省新春戲曲晚會線上線下均呈現火熱態勢,劇場座無虛席,線上共有12家平臺現場直播,點擊量達157.6萬人次。
沈陽的藝術惠民演出持續提質升級,國家藝術基金重點扶持項目雜技劇《熊貓——尋夢之旅》在原定兩場演出后又追加一場,三場惠民演出票很快售罄,為了滿足觀眾的觀看熱情,更是首開網上直播,讓更多觀眾在線上欣賞精彩演出的實況。
強強聯手開展惠民系列演出
沈陽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沈陽市文化演藝中心)、沈陽雜技演藝集團、沈陽交響樂團與盛京大劇院強強聯手,開展豐富多彩的惠民系列演出,涵蓋兒童劇、戲曲、音樂會、曲藝小品、雜技等多種演出形式。
為滿足群眾文化生活的需求,梨園劇場舉辦了兩場2023年沈陽市藝術惠民“雙百萬”工程公益惠民綜藝晚會,并恢復大型常態音舞詩畫《沈陽印記》演出。其中,以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題的原創節目受到觀眾廣泛好評。
沈陽評劇院在春節期間舉辦六場演出,兒童劇《木偶奇遇記》《小飛俠》《綠野仙蹤》增加了互動環節,讓觀看演出的小朋友們爭相參與;傳統評劇《茶瓶計》《打金枝》《三節烈》,也讓戲迷朋友們過足了戲癮。
沈陽京劇院的兒童劇《三打白骨精》在大年初六演出,邀請遼寧省光明學校近170名留守校園過年的師生觀看,陪伴特殊群體的孩子度過一個難忘的假期;傳統京劇《紅鬃烈馬》、折子戲《金玉奴》《古城會》上演時,院團名家新秀全部登臺亮相,聯袂獻上精彩的視聽盛宴。
今年的開年演出,沈陽市屬文藝院團有了新突破,與盛京大劇院合作進行抖音直播、短視頻平臺線上營銷,開展線上線下融合新探索。這些舉措,不僅激發了國有院團改革內生動力,也為今后開展創新營銷手段和劇目的商業化運營積累了好經驗。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陳鳳軍/文 主任記者 李浩/攝)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