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江新區(qū)(自貿試驗區(qū))政務大廳。人民網 胡虹攝
人民網重慶2月18日電(胡虹)“我是四川雅安人,以前往返川渝兩地辦理養(yǎng)老金認定,路上要耽擱一天時間,現在十分鐘就辦好了。”2月17日,在重慶兩江新區(qū)(自貿試驗區(qū))政務大廳川渝通辦綜合窗口,關晉康老人快速地辦完了養(yǎng)老金認定,直夸“川渝通辦”省事、便捷,“像在家門口辦理一樣方便”。
2月17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重慶市委網信辦、四川省委網信辦、中國經濟網共同主辦的“走進區(qū)域看發(fā)展·川渝奮楫譜新篇”網上主題宣傳在重慶啟動。當日下午,重慶站采訪團走進重慶兩江新區(qū)(自貿試驗區(qū))政務大廳,感受“川渝通辦”同城化為兩地群眾帶來的便捷。
(資料圖片)
走進4.3萬平方米的兩江新區(qū)(自貿試驗區(qū))政務大廳,不少民眾正在窗口有序的辦理各類手續(xù)。這里涵蓋工程建設、開辦企業(yè)、市場監(jiān)管、出入境、辦稅服務、社會事務、不動產登記、社會保險、人才9個辦事區(qū)域。高效的辦理率,大大地縮短市民等待時間。政務大廳內的24小時自助服務區(qū)和“渝快辦”自助設備,更是縮短了市民辦理稅務、不動產、社保等事項的時間。
重慶兩江新區(qū)(自貿試驗區(qū))政務大廳內網上自助區(qū)域。人民網 胡虹攝
在兩江智慧政務綜合監(jiān)管平臺上,實時、動態(tài)顯示著各窗口辦件量、辦理時間、滿意率等服務效能指標,方便管理及群眾監(jiān)督。也方便工作人員實時根據窗口流量,來引導群眾分流,以提高效率。
最貼心的是,多個辦事區(qū)域都設有“川渝通辦”的窗口。
“早在2020年,兩江新區(qū)在全市率先探索川渝兩地政務服務‘跨省通辦’,7月發(fā)放首張‘兩江天府通辦’營業(yè)執(zhí)照。”重慶兩江新區(qū)(自貿試驗區(qū))政務大廳工作人員介紹。現在,大廳內311項“川渝通辦”事項可線上“全網通辦”、線下“異地可辦”,實現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等,同時提供咨詢、引導、幫辦、代辦服務。
“原本以為要‘兩地跑’,沒想到就在重慶兩三分鐘就搞定了。”剛剛辦理好業(yè)務的鐘先生稱,他自己在重慶工作,將成都一處房屋租賃給了一家企業(yè),需要出租住房代開發(fā)票,對方才能支付租金。
市民來咨詢川渝通辦事項。人民網 胡虹攝
“以前必須回成都才能開,今天來政務大廳辦事,發(fā)現這里有一個稅務川渝通辦的體驗區(qū),就嘗試來開發(fā)票。”鐘先生說,太方便了,不僅能現場出票,還能立即寄到指定的地點。
同樣,家住成都的黃學炳老大爺,退休后來渝看病。“以前在重慶住院都要將發(fā)票帶回成都才能報銷,現在一出院就全部結算好了。”黃學炳說,今天特地來咨詢異地社保、醫(yī)保的問題,相信以后會越來越便捷。
311項“川渝通辦”事項的落地,將國家戰(zhàn)略與兩地群眾的幸福緊密連接在一起,為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持續(xù)賦能,也讓“川渝一家親”的美好愿景變?yōu)閮傻厝罕姷男腋嵕啊?/p>
數據顯示,重慶兩江新區(qū)(自貿試驗區(qū))政務大廳2022年“川渝通辦”線下窗口辦件量2.2萬件,全年累計辦件量超12萬件。當前,兩江新區(qū)正全面融入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建設,推進“數字化+政務服務”,推動成渝兩地“跨省通辦”提速,提高川渝兩地協同政務服務效能。
責任編輯:陳文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