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中國青年報社主辦、中國青年網承辦的2021年“非遺進校園”實踐案例征集展示活動入選案例名單發布。本次評選共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申報了近800個有效案例,最終,10個案例獲評優秀實踐案例。由大連市文化館(大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申報的《遼寧省大連市非遺進校園實踐案例》入選2021年優秀實踐案例。
大連非遺傳習所建設工程是由大連市文化館(大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根據大連市非遺項目的地區分布,梳理區域內傳承人資源及學校資源,將二者進行對接實現點單式合作,在各學校內開展1至3項非遺項目的長期授課活動。自2015年以來,已建設各類傳習所共85個,累計26個項目的40余名傳承人走進學校,授課覆蓋35000余人次,組織非遺傳習所展示展演活動5場。
評委會對大連非遺傳習所建設工程如此點評:“點單合作培養,持續深耕傳承非遺。將域內傳承人資源和學校資源進行對接,實現點單式合作,通過傳承人與青少年之間的對接,實施動態調整機制,從個人到集體、點到面、一帶多,建立傳承人培養體系,是創新,更是經驗。大連市非遺保護中心以非遺項目為中心,將非遺傳承融入人民之中。不僅是傳承知識,更是傳承非遺生活實踐,以此實現知識到技能的轉變。以多樣化的非遺項目融入校園生活,既是傳授非遺知識,讓學生學習非遺實踐技能,更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助推器和播種機。”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彭杭)
關鍵詞: 全國優秀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