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北陵公園門前,迎著日出舞龍隊伍上演龍嘯九天。 本版圖片均由遼沈晚報記者 王迪 攝
(資料圖片)
群龍起舞美不勝收。
龍頭在手,關增娟大姐神采飛揚。
動感十足活力四射的舞龍表演是北陵公園門前的一道靚麗風景。
清晨迎著朝陽,龍嘯九天。
舞龍人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對傳統文化的追求與向往。
關增娟大姐舞動著龍頭,精神抖擻。
通過舞龍,鍛煉身體是舞龍隊的宗旨。
歡快的音樂聲響起,一條條長龍在北陵公園舞動,在激昂的音樂伴奏下,無論是“長龍”,還是“短龍”,都飛得更加歡快。這種熱烈的氣氛感染到了周圍的市民,不少人駐足,掏出手機錄制視頻。
這是來自北陵神橋舞龍隊的精彩表演,隊員們用舞龍強身健體,也展現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憧憬和向往。
63歲的關增娟是舞龍隊的主力隊員,也是舞龍隊的“代言人“,她告訴記者,北陵神橋舞龍隊組建兩年,有老、中、青隊員共20人。幾乎每天,大家都帶著飽滿的熱情,在北陵公園舞龍,這支充滿正能量的隊伍,已經成為北陵公園最靚麗的風景線。
據了解,舞龍俗稱舞龍燈,是一種起源于我國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舞龍源自古人對龍的崇拜,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從春節開始舞龍,然后二月二“龍抬頭”、端午節時也舞龍。全國的舞龍有上百種,經過幾千年的流傳和發展,表現的形式更是多種多樣。舞龍能受到如此的喜愛,與它的群眾性、娛樂性是分不開的。
“在舞龍的時候,整個人特別放松,發自內心地快樂。我們舞龍,不僅是為了鍛煉身體,也是為了傳承非遺文化和弘揚龍的精神。所以我會堅持一直舞龍,也希望更多喜歡這項運動的朋友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關增娟說。
遼沈晚報記者 朱柏玲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