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春季天氣忽冷忽熱、晝夜溫差大,正是流感等常見傳染病的高發季節。3月9日,沈陽市疾控中心發布提醒:傳染病高發季節,學校應加強晨午(晚)檢和全日觀察。
患病學生和老師嚴禁帶病上學
當有學生發生發熱等癥狀時,學校應加強環境通風、清潔消毒,做好接觸人員管控、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應急接種、消毒等防控處置等工作,阻止傳染病疫情蔓延。疫情流行期間,或者發生疫情的學校和托幼機構應避免組織集體活動,患病學生和老師嚴禁帶病上學,住宿制學校患病學生及時隔離,減少和避免人員員工接觸,限制外來人員進入。根據疫情波及范圍和發展趨勢,在流行病學調查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學校和托幼機構可采取局部停課、停園等措施。
加強晨午(晚)檢
學校應加強晨午(晚)檢。晨午(晚)檢主要指每日上、下午第一節課前對全體學生,晚自習前對寄宿和參加晚自習學生開展疾病排查、記錄和報告的一項工作。在晨午(晚)檢時,要了解學生缺勤原因,掌握因病缺勤學生名單;檢查全體出勤學生精神狀態和健康狀況,重點了解有無發熱、咳嗽、頭痛、咽痛、腮腺腫大、腹痛、腹瀉、嘔吐、皮疹、頭暈、乏力、結膜充血等癥狀發生,以及癥狀發生的時間、地點等。
對學生健康狀況進行全日觀察
學校應立即對出現癥狀的學生進行臨時留觀并通知家長,同時檢查全體出勤學生精神狀態和健康狀況,重點了解有無發熱、咳嗽、頭痛、咽痛、腮腺腫大、腹痛、腹瀉、嘔吐、皮疹、頭暈、乏力、結膜充血等癥狀發生。對疑似患病的學生,可采用紅外體溫計進行體溫篩查,額溫≥36.8℃時需用水銀溫度計復測學生腋下體溫。對于缺勤學生,通過電話等方式向學生或家長了解缺勤原因。如是因病缺勤,則應進一步追問具體病因和病情,以便了解學生缺勤原因,掌握因病缺勤學生名單。
學生在校期間,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應對其健康狀況進行全日觀察,發現疑似癥狀時,及時報告班級傳染病癥狀監測報告人。
學生應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出現身體不適及時向班級傳染病癥狀監測報告人報告,不帶病上課。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樊華)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