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開》《加林與巧珍·斷情》《審舅舅》入選全國戲曲會演
三部地方戲唱出遼寧韻味
(資料圖)
拉場戲《審舅舅》劇照。
海城喇叭戲《杜鵑花開》劇照。
遼劇《加林與巧珍·斷情》劇照。
核心提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全國戲曲(北方片)會演暨梆子聲腔51部優秀劇目展演參演作品名單,我省海城喇叭戲《杜鵑花開》、遼劇《加林與巧珍·斷情》和拉場戲《審舅舅》分別入選大戲展演和折子戲專場演出。此次全國戲曲(北方片)會演,匯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自治區等21個省區市地方戲曲優秀劇目,我省入選數量位居各省區市入選總數前列。
全國戲曲(北方片)會演暨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將于4月26日至5月12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辦。此次共有51部優秀作品經評審入選會演,其中有21臺大戲、30臺折子戲,折子戲中有14臺“名家傳戲”專場、16臺“青年戲曲人才展演”專場。我省海城喇叭戲《杜鵑花開》、遼劇《加林與巧珍·斷情》、拉場戲《審舅舅》分別入選大戲展演和折子戲專場演出。
入選會演的51部作品中,很多作品為“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中國戲劇節等全國性文藝評比獲獎劇目或本省區市藝術節獲獎劇目。
3部戲集中展示遼地風情
我省有評劇、遼劇、海城喇叭戲、阜新蒙古劇、皮影戲、秧歌劇、拉場戲、影調戲以及木偶戲等多個地方戲曲劇種,地方戲曲地域特色濃厚、分布廣泛。此次入選的海城喇叭戲、遼劇為我省獨有的地方戲曲劇種。
鞍山市演藝集團排演的海城喇叭戲《杜鵑花開》,以鞍山市立山區靈西社區黨委書記劉娟的先進事跡進行改編、創作,她每天與社區百姓打交道,家長里短、糾紛矛盾事件比比皆是,這些平凡之中見真情的小事與海城喇叭戲的藝術特色十分契合,二者相得益彰。用海城喇叭戲來表現劉娟的事跡,呈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及質樸的氣息,產生錦上添花的藝術效果。該劇目于2020年9月首演,至今已演出56場。海城喇叭戲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國家瀕危劇種,該劇目的入選,也表明這個劇種的藝術特色十分鮮明,代表了遼寧地方戲曲藝術水平。
大連瓦房店市文化和旅游事務服務中心排演的《加林與巧珍·斷情》,是遼劇《加林與巧珍》中的一場戲,全劇根據路遙1982年發表的中篇小說《人生》改編。鐵嶺市民間藝術團演出的拉場戲《審舅舅》是一部孝道與廉政題材相結合的地方戲曲作品,以古喻今,由前不久獲得中國曲藝最高獎項牡丹獎表演獎的演員張春豐表演,他以快節奏演繹人物,打破傳統小戲慢節奏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地方戲曲各具特色的聲腔和表演藝術,反映了各地群眾的審美趣味,有中國戲曲史“活化石”之稱,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記者采訪發現,此次我省入選會演的3部優秀劇目秉持地方戲曲劇種的傳統特色,更蘊含著對其進行創新與發展的思考,新在創意和視角,精在制作和理念,深在內涵,廣在傳播。
遼寧地方戲曲后繼有人
地方戲曲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此次全國戲曲(北方片)會演,把各種地方戲曲優秀劇目集中展演,既能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又能使各劇種之間互相交流,取長補短,使之更臻完美。
在鞍山市藝術創作研究所副研究員蕭忠偉看來,這次我省3部優秀劇目的入選,比較全面、真實地展現了遼寧地方戲曲劇種的地方特色。這幾個劇種,在遼寧地區的覆蓋面較廣,專業和民間的演出團體也較為活躍,具有一定數量的從業人員,觀眾基礎深厚。入選的這幾部戲,以海城喇叭戲《杜鵑花開》為例,集中了該劇種最優秀的一批演員,精彩的舞臺呈現也代表了該劇種的最高水準。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真情實感是藝術的生命。作為遼劇《加林與巧珍》的編劇,遼寧文化藝術研究院國家一級編劇劉永崢認為,這3部劇目能入選,是由其藝術生命力決定的,因為它們的共性在于貼近實際、源于生活、揭示人生,而且具有真情實感的藝術效果。他舉遼劇《加林與巧珍》例子,全劇在1983年改編創作后,曾連演300余場次,有的觀眾竟看了36遍之多。現在40年過去了,幾個月前當瓦房店市文化館將原劇視頻發到網上時,依然反響強烈,眾多網民紛紛點贊。就此,他說,地方戲曲與其他文學藝術一樣都是以塑造各種各樣活生生的人物為目的的,沒有深厚的生活積累和情感積累是寫不好人物、演不活人物的。只有深入生活,熟悉生活,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演出才是戲曲藝術的必由之路。
據了解,按規定此次參加展演的劇目題材不限,可以是整理改編的優秀經典傳統戲、新編歷史劇和現代戲;參加展演的折子戲均為本劇種優秀傳統折子戲;“青年戲曲人才展演”專場展演,由40周歲以下的青年戲曲演員表演地方特色劇種選段。
年輕戲曲人才的培養是此次會演的聚焦點之一,這也是我省地方戲曲劇種傳承發展的關鍵點。此次,海城喇叭戲《杜鵑花開》演職人員約50人,半數為年輕人,兩年前5名青年演員拜師肖杰、曹華兩位海城喇叭戲傳承人學藝,如今,這5名年輕人均已在新創、復排劇目中擔任主要角色,并都在《杜鵑花開》這部戲中擔任重要角色。
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處長高立軍說,這次會演將有力促進遼寧地方戲曲的發展,增強從業人員的劇種自信。“今后一段時期,將采取更加切合劇種自身發展規律的措施,力爭全面改善遼寧地方戲曲劇種的生態環境,不斷為劇種生存注入新的活力,在為地方戲曲培養更多的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上多下功夫。”高立軍說。
(遼寧日報記者 趙乃林)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