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火山小視頻……這些都是近幾年來新興的短視頻軟件,這些軟件的視頻內容包羅萬象、形形色色,為了博取眼球,一些小視頻不乏充斥著低俗不堪入目的畫面,然而正是這樣的畫面,“獵”中了中小學生的心,中小學生為了尋求這種低級快樂,跟家長“斗智斗勇”。當家長為此教育孩子時,孩子不但不思“悔改”,甚至跟家長“死纏爛打”,這讓家長十分不解與困惑。中小學生對世界充滿好奇,但是非辨別能力還未完全成熟,無休止地刷小視頻、模仿短視頻中的網紅語言和動作,帶來的影響不可估量。短視頻對心智不成熟的中小學生無疑是一場“災難”,已成為一種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那么中小學生沉迷刷短視頻存在怎樣的心理?學校、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現狀
小學生沉迷短視頻 無法靜心學習
【資料圖】
“孩子告訴我,他需要手機查資料,不然無法完成作業,還沒幾分鐘,我就看見他在刷視頻,給手機不學習,不給又說作業沒法做?!笔忻窳峙坷Щ蟮卣f。“老師把作業發到手機上,沒辦法‘避險’。”市民張女士說,孩子三年級了,老師布置作業,都在家長群,為了避免孩子接觸手機,有時候是打印出來的,可是有時候來不及打印,直接把手機給孩子,幾次發現孩子在刷短視頻,并且有時還在短視頻平臺上發一些視頻,這讓她十分緊張,批評孩子,可是他表現得異常逆反,像“六親不認”的樣子,太可怕了。
記者走訪多個家長了解到,很多家長對孩子刷短視頻、玩手機很無奈,可在實際生活當中,又無法阻止。市民王女士說,各種短視頻刷多了,孩子容易上癮,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學習,并且孩子正處于青春叛逆期,說多了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不說又怕影響學習,真是進退兩難?!岸桃曨l會根據個人喜好持續推薦,讓孩子越來越沉迷。”市民黃先生說,短視頻內容良莠不齊,小孩子心智不全,太容易受影響了,現在手機上的短視頻平臺軟件數不勝數,別說孩子了,就連大人有時候刷起來都沒完沒了,孩子對刷短視頻上癮,成了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你這個老六”“雞你太美”等網絡毒梗小學生掛在嘴邊,脫口而出,他們到底從哪學到的?顯而易見,是通過短視頻,現在的小學生被不良短視頻荼毒太嚴重了。有老師表示,上課幾乎不敢提到某些字和詞,一提學生就會笑。
擔憂
怕影響學習 怕影響健康
“短視頻上面的內容,往往是一些節奏快的東西,雖然能夠提供一定的娛樂和信息服務,但是由于其過于碎片化的特點,容易讓人流連忘返,從而影響孩子的學習。一些成年人也會忍不住地去刷,何況小學生?!蓖跸壬鷳崙嵉卣f,現在的短視頻根據大數據推送,只要搜索,短視頻會根據你的興趣,為你提供越來越多相同的視頻來迎合你的口味,孩子習慣了刷短視頻的快速度后就很難適應看書的慢節奏,久而久之就會對閱讀失去興趣,進而失去讀書的動力。長此以往,當面對枯燥的學習,再也提不起興趣,這對中小學生而言,就等同于荒廢學業。
學生家長李先生說,一些短視頻內容五花八門,不少內容隱含低級趣味、血腥暴力和色情的東西,中小學生很容易看到一些不適合自己的內容。成千上萬的信息充斥著視頻,小學生的心智還未發育成熟,不能理性區分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有一次,我看見我兒子刷的短視頻里面是那些女網紅,穿著單薄,暴露尺度很大,嚇得我趕緊卸載了App,這些不良的內容,嚴重侵蝕著中小學生,對他們的心理造成無可估量的傷害。
“小孩子處在身體發育階段,大腦是通過身體的感覺來發展的,而刷短視頻是被動地接受信息,不僅會影響身體發育,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此外,孩子長時間的刷短視頻,會導致視力下降、彎腰駝背、目光呆滯、思維遲鈍,注意力分散等一系列問題?!崩钆空f。
家長
應以身作則 減少刷短視頻時長
身處互聯網時代,家長也要主動學習,尋找與孩子的共同話題,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正確利用網絡、正確看待短視頻。許多家長一方面擔心孩子沉迷短視頻,另一方面又擔心強制管束會適得其反,往往拿捏不好度。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近孩子,多交流。
“現在是信息化時代,把孩子完全隔離在沒有手機,沒有短視頻的‘真空環境’里是完全不可能的?!毙炫勘硎荆霸谛『⒆映撩远桃曨l這一方面,我們作為家長的關注點應當放在如何去引導孩子,最重要的是如何去限制看短視頻的時長。”作為一名家長,她盡量不當著孩子面長時間刷短視頻,多和孩子交流,帶孩子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從事網絡工作的王先生也表示,以前他也特別喜歡刷短視頻,沉迷短視頻。下班回家后就躺在沙發上刷短視頻,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F在,已經把一些短視頻 App都卸載了,看多了感覺內容都差不多,重點是也沒什么“營養”,還很浪費時間。如今下班后,選擇將更多的時間用來陪伴孩子,可以是聊天、做游戲等,減少自己玩手機的時間,以身作則地去引導孩子少玩,不玩手機或者看短視頻。王先生認為,學校應該進行教育引導,加強家校溝通,讓孩子認識到沉迷短視頻的危害。多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在家情況,對刷視頻上癮的孩子進行心理輔導,引導學生更有效地利用互聯網這個工具去學習、去開闊視野,同時教育青少年防范互聯網時代的沉迷陷阱。另外,短視頻創作者要有社會責任意識,創作的內容要積極向上,不打擦邊球,不傳播負面內容。平臺設置青少年防沉迷模式,限制青少年使用時長、觀看內容,平臺加強內容審核和內容分級。有關部門加強監管,不良內容進行管控下架,落實平臺職責??傊?,只有當家庭、學校、社會形成一股強大的教育合力,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才能讓孩子們遠離手機,不沉迷短視頻,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網友
多交流多陪伴 不要依賴手機
網友@予我心安:我們幼兒園的孩子,他爺爺先接他,再接他哥哥,就幾分鐘等待時間都要玩手機,是家長的問題,他們不認為給孩子玩手機是錯。
網友@辛巴是只喵:在和孩子相處的有限時間里,不要玩手機,可以陪孩子寫作業,和孩子一起背古詩,或者玩一些現實中的游戲,既可以防沉迷,還可以培養良好的性情。
網友@劉小閑:家長管不住自己玩手機,卻埋怨孩子一直玩個不停,這樣不會讓孩子改掉這個不良習慣。
網友@多吃飯:家長為了偷懶,把手機給孩子隨便玩,既然自己管不住,可以送他去興趣班或者其他,沒事就扔手機給孩子玩,其實是在坑自己?,F在的小孩子,只刷短視頻,根本不看動畫片,短視頻里的一些擦邊解說,對小孩子的影響太大了。
網友@噗噗:毀掉孩子的從來不是手機,而是缺少關愛、陪伴和示范。不要妖魔化手機,努力去創造一個能讓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社會環境、就業機會和受教育的權力,給這些孩子一個更豐富、更有趣、更有意義的真實生活。當他們在真實的生活中感受到愛、歸屬和自我價值時,自然不會在沉迷于虛擬世界。
專家
規避消極影響 需多方共同發力
蘭州文理學院心理學教授王成德說,由于短視頻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視頻內容短暫、變換豐富,容易博得中小學生的喜歡。而中小學生處于意識形態、身心發展、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好奇心、模仿性極強,這些新型的傳播媒介對于中小學生的社會化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其消極意義和身心傷害確實值得學校、家庭和全社會高度關注。那么,如何引導中小學生正確運用這些新型媒體?一是網絡平臺監管部門,要根據新形勢完善監管體系,凈化網絡環境,跟進治理手段,提高監管實效,預防不良網絡環境和引誘青少年的事件發生; 二是學校層面,要做好對學生的網絡價值觀教育,學會自我分辨網絡中所傳播的短視頻的優劣,防止被網絡短視頻中的低俗、消極內容所蠱惑,做一名符合新時代的優秀青少年;三是短視頻平臺,要充分擔起的社會責任,堅持積極向上的主基調,加大軟件平臺對短視頻內容的監管力度的同時,同步進行人工審核,屏蔽各類低俗、負能量的視頻,有效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四是對于家長來說,要運用科學方法對孩子運用新媒體加以正確引導,一方面應允許孩子適當接觸新媒并監督引導,另一方面要多與孩子交流,以身作則,為孩子作好表率,才能正確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傊?,規避短視頻對中小學生的消極影響,需要政府、學校、家庭同頻共振、共同發力,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新媒體。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桑杰才讓 實習生 管淑霞
責任編輯:王旭偉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