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祥在“在武漢 讀長江”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武漢段建設媒體峰會上發言。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何曉剛 攝
“如何突出長江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是武漢謀劃建設長江國家博物館過程中需要討論的關鍵問題。”4月23日,中國城市新聞網媒聯盟會長胡寶祥在“在武漢 讀長江”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武漢段建設媒體峰會上表示。
“長江國家博物館,應是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標志性新型載體。”胡寶祥提出,在武漢建設長江國家博物館,應放眼中國,按照“穿越千年、俯視萬里、虛實結合、武漢特色”來打造。
(資料圖)
“在武漢 讀長江”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武漢段建設媒體峰會現場。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 何曉剛 攝
胡寶祥結合目前長江國家博物館的選址提出建議:建設半地下室集群式博物館,同時開發兩條“時空隧道”,一條講述穿越千年,梳理歷史千年脈絡;另一條體現俯視萬里,借鑒微縮景觀式展示方法,清晰體現長江文化特色。
“長江文化是多元的,包含多民族生態體系內容,武漢建設長江國家博物館,在展示武漢特色方面要精心打磨。”胡寶祥說,長江國家博物館將塑造武漢全新城市形象,長江文化的總結和展示,應有創新性。他建議,實體博物館和網絡虛擬博物館從一開始應統一設計,網絡可以聯動世界,通過網絡傳播形式,可以更好展示長江文化魅力。
胡寶祥表示,長江流域重點新聞網協作體的成立,有助于聯合開展更多的關于長江文化的調查研究工作,有助于讓長江文化傳播更加廣泛,從而助力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
4月23日,由武漢市委宣傳部指導、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在武漢 讀長江”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武漢段建設媒體峰會在武漢會議中心舉行。這是“沿著長江讀懂中國——萬里長江行”首站武漢的重要活動。來自長江流域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東方網、中國江蘇網、浙江在線、安徽網、大江網、長江網、紅網、華龍網、四川新聞網、多彩貴州網、云南網、中國西藏新聞網、青海新聞網、紅星新聞網、龍虎網、杭州網、中國寧波網、合肥在線、南昌新聞網、星辰在線、貴陽網、昆明信息港、漢江網、荊州新聞網、咸寧網負責人參加峰會討論,長江網承辦,并共同發布《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傳播協作武漢共識》。
記者 王瑋琦
責任編輯:王旭偉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