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近期,南北方接連迎來高溫天氣。數據顯示,4月中旬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歷史同期偏高,四川盆地、安徽中南部等地氣溫達35℃,云南局地氣溫接近或達到40℃。從上周末起,北方各地升溫迅速,部分地區氣溫飆升至35℃以上。
不少公眾有疑問:今年高溫天氣是否來得明顯偏早?有何異常?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符嬌蘭表示,從常年來看,華北平原的首個高溫日平均出現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此次天氣過程與常年同期高溫出現時間接近。
(資料圖片)
去年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過程讓大家記憶猶新,此次高溫事件持續時間長達79天,有361個國家氣象站(占全國總站數的14.9%)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歷史極值,綜合強度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
那么今年夏季天氣形勢如何?是否會出現和去年一樣的極端高溫?
國家氣候中心此前發布的2023年汛期全國氣候趨勢滾動預測顯示,預計今年夏季,除黑龍江中部和北部氣溫較常年同期略偏低外,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北部、湖北、重慶大部、四川東部、陜西南部、甘肅西部、新疆大部等地偏高1℃至2℃。
專家表示,結合去年天氣情況對比分析,在高溫持續的時間長度、峰值強度、高溫范圍及極端40℃以上高溫所覆蓋的城市等方面,預計今年夏季高溫情況要弱于去年。
“但今年高溫時長、高溫范圍與常年夏季相比還是要偏多的?!眹覛夂蛑行氖紫A報員高輝建議,要注意防范高溫對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有關部門要提前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等準備工作。
此外,去年受高溫天氣等因素影響,我國旱情總體偏重,南方遭遇嚴重夏秋連旱,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
那么今年干旱情況會如何?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干旱的總體范圍和強度要弱于去年。但在局部地區(如長江中游地區)發生持續干旱的可能性較大;在長江下游等地,隨著雨季結束高溫快速發展,蒸發量急劇加大,可能導致階段性旱情快速發展。
“從全國范圍看,階段性的區域性氣象干旱可能發生頻繁,建議抓住有利天氣時機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加強塘壩水庫的蓄水保水工作,積極引水、提水抗旱?!备咻x說。
專家表示,盡管通過數值模式等手段可以對夏季氣候情況進行展望,但其預測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高輝說,整體來看,我國氣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洋(海溫、極冰等)和陸面(積雪等)因素的疊加影響,這些因素都會增加未來夏季氣候演變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增多,也增加了氣候趨勢預測的不確定性和難度。
記者 黃垚
責任編輯:王旭偉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