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qmqcg"><cite id="qmqcg"></cite></acronym>
    <td id="qmqcg"><em id="qmqcg"></em></td>
    • 首頁 > 國內 >

      我國南海發現兩處古代沉船,首個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完成布放 “勇士”潛千米深海探遺珍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內部(2022年10月攝)。  國家文物局供圖

      在沉船遺址布放的水下永久測繪基點(5月20日攝)。  國家文物局供圖

      5月21日,完成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第一次考古調查的“探索一號”科考船攜“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抵達三亞(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郭 程攝


      【資料圖】

      核心閱讀

      5月21日,國家文物局、科技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深海考古重大進展:我國南海發現兩處古代沉船,“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一號沉船核心堆積區西南角布放了首個沉船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并進行初步搜索調查和影像記錄,開啟了中國深海考古新篇章。

      5月20日,湛藍的南海海面翻涌起雪白的浪花,當紅白相間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露出水面的一刻,守候在母船上的人們爆發出掌聲和歡呼聲。

      21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科技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聯合在海南三亞舉行的深海考古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參加了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第一次考古調查,在沉船遺址核心堆積區西南角設置布放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并進行了初步的搜索調查和影像記錄。由此,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古代沉船遺址的考古調查工作正式啟動,我國深海考古開啟新篇章。

      初步判斷兩處沉船屬明代

      國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長閆亞林介紹,深海考古是世界水下考古研究的前沿領域,也是我國水下考古的重要發展方向。2018年1月,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共同設立了深海考古聯合實驗室,當年4月在西沙群島北礁海域首次實施了深海考古調查。

      2022年10月,深海考古聯合實驗室在我國南海西北陸坡約1500米深度海域發現兩處古代沉船。

      閆亞林介紹,其中一處定名為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有多個疑似被船艙分隔開的成堆文物,最大高度超3米,文物以瓷器為主,散落范圍達上萬平方米,推測數量超過10萬件。根據出水文物初步判斷為明代正德年間。另一處定名為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發現大量原木,尺寸相近、碼放整齊,大多經過簡單加工,初步研判是從海外裝載貨物駛往中國的古代沉船,初步判斷為明代弘治年間。

      “我們使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一號沉船核心堆積區西南角布放了沉船水下永久測繪基點,這一測繪基點將成為今后開展水下考古記錄發掘的基準。”閆亞林說。

      首次在同一海域發現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只

      通過本次考古調查專題片,記者看到大量瓷器、木材等文物整齊排列,靜置海底。其中大部分瓷器的色澤、花紋仍清晰可見。那么,本次深海考古工作有哪些主要亮點和突破?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煒介紹,這次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的考古調查工作,對于我國深海考古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本次考古發現,也是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運用考古學理論、技術與方法,嚴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規程要求,借助深潛技術與裝備,對位于水下千米級深度的古代沉船遺址開展系統、科學的考古調查、記錄與研究工作。”唐煒說。

      據介紹,我國以往的水下考古工作,主要在沿海和島礁周邊開展。這次調查是首次對深海水下文物開展考古工作,考古發現對于研究晚唐五代以來南海海上航線變遷具有重要意義,填補了我國古代南海離岸航行路線的缺環,完善了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段航線的歷史鏈條。

      兩處沉船中,一處船貨以外銷的瓷器為主,一處船貨以從海外輸入的木材為主。兩處沉船年代相近,相距僅10多海里。唐煒表示,這是我國首次在同一海域發現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只,充分證明了這一航線的重要性和當時繁盛的程度,有助于深入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的雙向流動。同時,已提取出水的部分文物已移交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進行保護修復。

      閆亞林表示,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保存相對完好,文物數量巨大,年代比較明確,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科學及藝術價值,不僅是我國深海考古的重大發現,也是世界級重大考古發現。這一重大發現實證了中國先民開發、利用、往來南海的歷史事實,對中國海洋史、陶瓷史、海外貿易史、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等都具有突破性的貢獻。

      科技助力水下考古,將用一年左右時間實施后續調查

      此次考古發現,深水技術與裝備研發起到重要支撐作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科學院科技專項支持下,于2022年12月23日第500潛次分別發現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祝學華表示,經過多年的研發積累,已經初步具備了深海考古所需的技術裝備和人才隊伍。在平臺裝備方面,已具備譜系化、多功能的裝備集群,實現了低成本、高頻次、常態化和業務化運維能力;在高精度的潛載探測設備方面,國產聲學載荷也已具備實際應用能力。

      “本次考古首次采用了一系列新技術、新裝備,在探索水下考古發掘技術與裝備研發等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唐煒舉例說,在深海沉船設置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并使用長基線定位技術進行位置標定,大大提高了水下考古工作和資料記錄的精度與準確性。此外,新型柔性機械手、潛載吹沙裝置等多項專用技術裝備的使用,將對水下考古技術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接下來針對兩處沉船的深海考古,我們將利用‘探索一號’和‘探索二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4500米級和‘奮斗者’號萬米載人潛水器,以及‘獅子魚一號’ROV(水下機器人)等載人無人平臺裝備,在沉船區開展多種探測、取樣和文物提取工作。”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科學部副主任陳傳緒說。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二級研究員宋建忠介紹,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將嚴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規程,用一年左右時間,分3個階段實施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考古調查工作。

      其中第一階段將從5月20日持續至6月上旬,使用載人潛水器搜索摸清沉船分布范圍,對沉船遺址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資料采集和考古記錄工作,適量提取有代表性的文物標本,以及海底底質等科學檢測樣本;第二階段、第三階段計劃于2023年8月至9月、2024年3月至4月實施。考古調查工作結束后,將科學評估沉船保存狀況和技術條件,研究提出下一步考古和遺址保護方案。

      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會同科技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等,以一號、二號沉船為重點,在南海重點區域及重要航線常態化開展深海考古調查,推進海上絲綢之路考古研究,開展深海考古關鍵技術攻關和專用裝備研發,加快建設深海考古人才隊伍,切實加強兩處沉船遺址的保護管理,確保遺址和文物安全。

      記者 曹文軒 王玨

      責任編輯:陳文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2

      推薦閱讀
      亚洲线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看片在线观看,草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六月丁香色婷婷综合久久
    • <acronym id="qmqcg"><cite id="qmqcg"></cite></acronym>
      <td id="qmqcg"><em id="qmqcg"></em></td>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蜜中蜜3在线观看视频|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嫩草成人永久免费观看| 午夜福利视频合集1000|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 |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freexx性欧美另类hd偷拍| 痴汉电车中文字幕| 大陆少妇xxxx做受|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wc女厕所散尿hd| 老师办公室被吃奶好爽在线观看| 无遮挡亲胸捏胸激吻视频| 啦啦啦中文高清在线观看6| 三级小说第一页|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观看|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摸| 后入内射欧美99二区视频 | 亚洲制服欧美自拍另类| 日韩高清特级特黄毛片|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黄色国产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三上悠亚在线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视频|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亚洲成人自拍网| 黄色免费网址大全|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 免费人成网站7777视频| 99re国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