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攀登者
第四次站在海拔8848.86米的世界之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孫義全首次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
世界之巔 勇者為峰
5月23日11時28分,當代藝術家、登山家孫義全首次成功從北坡登頂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瑪峰,這是他本人第四次成功登頂“世界之巔”。世界之巔,勇者為峰,3月1日宣布準備從北坡攀登珠峰,4月24日從沈陽出征,5月18日從珠峰北坡大本營開始沖頂,直至5月23日成功登頂,孫義全迎難而上,展現了登頂世界最高峰的力量與自信。
精心備戰
第五次向珠峰發起沖鋒
2023年3月1日,“珠峰十年”孫義全第五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發布會在沈陽舉行。孫義全宣布,在自己成功登頂珠峰10周年之際,他將于5月份首次從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準備,孫義全于4月24日從沈陽出發,開啟了第五次攀登珠穆朗瑪峰之旅。
抵達日喀則之后,孫義全進行了一系列適應性調整。沖頂前的高海拔拉練從5月2日開始。當天,他從珠峰北坡大本營(海拔5200米)歷時4至5小時行進至前進營地(海拔5800米),并在那里過夜。5月4日,由于天氣原因,孫義全經由珠峰大本營回撤至日喀則進行第一輪休整。5月6日,孫義全開始第二輪拉練。拉練線路同樣是日喀則—大本營—前進營地。5月8日,孫義全行進至6000米高度,但持續的大風迫使拉練隊伍再次下撤。同日,他回撤至日喀則,完成第二輪拉練。兩輪高海拔拉練之后,孫義全在日喀則進行精心準備,為窗口期開啟后的沖頂做最后準備。
迎難而上
一步一個腳印向峰頂進發
5月18日13時,隨著沖頂窗口期的來臨,孫義全從珠峰北坡大本營出發,歷經4個多小時抵達前進營地。從大本營到前進營地的路面主要以冰川和礫石為主,18日晚,孫義全在前進營地過夜。前進營地是珠峰北坡攀登路線上的第一個營地,也是連接大本營和一號營地之間的中間站,整體營地位于東絨布冰川上,營地面積不大。
19日,孫義全開始向一號營地進發。行進過程中,他途徑東絨布冰川、延綿數公里的冰塔林。一號營地東面和西面均是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南面是珠峰北坳,僅在北面有一個出入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一號營地氣壓低、空氣稀薄的特點。登山者初到一號營地時,經常會出現高原反應,因此這里又被稱為“魔鬼營地”。
20日上午,孫義全開始向海拔7028米的二號營地進發。從一號營地徒步行進,面前的北坳冰壁是一大難關。這堵冰雪“城墻”數百米高,近乎垂直的角度,密布的冰裂縫,要求登山者必須掌握過硬的攀冰技術才能通過。通過北坳冰壁后的二號營地位于珠峰和章子峰的連接部,是一處南北長、東西短的山梁,全部被厚厚的積雪覆蓋。
最后沖頂
第四次登頂“世界之巔”
21日,孫義全向海拔7790米的三號營地發起攀登。從二號營地至三號營地的路段主要由雪坡路段和巖雪混合路段構成。海拔7790米的三號營地位于一片巖石坡之上,和其他營地比起來,三號營地的傾斜角度更大,有的地方睡覺時腳甚至是懸空的。
22日10時,孫義全從三號營地出發,于19時到達海拔8300米的四號營地(又稱突擊營地)。三號營地至四號營地的地貌多為巖石,雪層逐漸減少。四號營設置在海拔8300米左右的裸露巖石坡上。到達這一海拔高度,空氣極其稀薄,體能耗費極大。
23日的最后沖頂階段,孫義全成功通過了珠峰北坡攀登路線上的難關——第二臺階。第二臺階位于海拔8650米,最難的部分是一個高5米多、垂直光滑的巖石墻,這里陡峭而且狹窄。1975年中國登山隊在此架設了第一部金屬梯“中國梯”。2008年更換了新的中國梯后,登山者通過“第二臺階”相對容易一些。在第二臺階過后,孫義全通過了另外一道“鬼門關”——橫切路線,一段僅能供一人通過的巖石絕壁……
最終,經過最后的沖頂,孫義全第四次站在海拔8848.86米的世界之巔。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李慶實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