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6月4日,中國舞蹈家協會正式公布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獎評獎結果,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的原創古典舞群舞作品《散樂圖》獲得“荷花獎”古典舞獎。
本屆“荷花獎”古典舞評獎從來自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中國舞協團體會員,5個中直院團以及13個新文藝群體報送的185個作品中,最終選出47部作品入圍此次終評,角逐本屆三個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獎。
今年4月25日至28日,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終評在遼寧大劇院舉行。《散樂圖》以97.42的高分在47部入圍作品中排名第二,得到現場觀眾、評委專家的廣泛好評和贊譽。另外,該院古典舞雙人舞作品《那時花開》也同時入圍終評,開創了沈陽音樂學院舞蹈表演專業發展的新里程和新高度。
群舞《散樂圖》以遼墓壁畫“散樂圖”為創作基底,在深入挖掘豐厚的遼代樂舞文化的基礎上,生動再現了古壁畫中歌舞繁盛的場景與民俗文化。作品對遼代樂舞進行嘗試性的復原、再創作,通過舞蹈作品傳遞遼寧地域的歷史文化符號,弘揚遼寧地域舞蹈文化,推動遼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掘,填補了遼代樂舞舞蹈作品創作這一領域的空白。
雙人舞《那時花開》講述了一個感人的紅色愛情故事,以兩位投身革命洪流的青年男女為主要形象,借用道具“傘”,通過精巧流暢的肢體語言,表達了他們對理想、愛情、信仰的人生價值追求。
群舞《散樂圖》、雙人舞《那時花開》之所以能夠在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中大放異彩,離不開創編和表演團隊全體成員的團結協作、默契配合和奮勇拼搏。沈音創作組先后多次召開作品專題研討會,對舞蹈作品的創作、風格特點的整體把握等提出修改意見,力求盡善盡美,既體現古典舞審美意識的現代性,又不失遼寧的地域文化特色。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楊博)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