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難過關關過,前路漫漫亦燦燦。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
在家長和考生積極備考的同時,一些人打起了“歪主意”:“高考真題答案”“分數提前查詢”“修改高考分數”“院校提前錄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央視新聞曝光了一段詐騙視頻。視頻中的“招生辦姚老師“給小C撥打電話,表示無須走傳統招生流程,只需花6000元可直接入讀“××醫學高等??茖W?!?,并詳細介紹了學校的情況,“包工作分配,畢業后可入醫院編制”“每個省份都有校區”。對方越說越離譜,甚至想要添加小C的微信,準備實施詐騙。
對此,沈陽警方總結高考期間容易發生的幾類騙局,提醒考生和家長,警惕高考騙局,謹防上當受騙。
騙局一:招生“內部指標”
如果有人告訴你,在某大學有關系,可以通過“僅有一個的內部指標”幫助你家孩子上大學,只需要15萬“保證金”,你會相信嗎?
沈陽鐵西警方提醒:國家已經建立起一套科學規范、監督有力、公平公正,并嚴格執行已公布的招生計劃。高校招生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更不會向家長收取高額費用。
騙局二:內部渠道給你“改分”
高考成績公布前,你可能收到短信,“我是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成績×××分,有渠道可以修改高考成績,名額有限,限期開放?!?/p>
沈陽鐵西警方提醒:這種短信千萬不要信。成績發布后,如果考生對本次考試成績有疑問,可在規定期限內攜帶本人身份證和準考證原件,到報名所在地的教育考試機構提出復核申請。而不法分子是冒充考試院工作人員,誘導家長先付定金,達到騙取錢財目的。
騙局三:“權威專家”指導填報志愿
考試結束,對填報志愿毫無頭緒的你,有可能在網上認識一位熱情的填報專家,“二十年經驗”“精準定位”“一分不浪費”,并且“友情價”指導填報。
沈陽鐵西警方提醒:考生填報志愿時,綜合參考本地招生考試機構及有關高校提供的咨詢服務信息,結合本人實際情況,自主合理填報,切勿相信所謂的填報志愿咨詢服務。
還有這些詐騙花樣要當心
謊稱提前查分。騙子通過短信發送帶有病毒的虛假查分鏈接,一旦點擊進入,病毒將自動植入手機,獲取個人信息及銀行卡信息。
謊稱獲取補錄名額。騙子謊稱可通過花錢“打點”,獲取高校補錄名額,直接騙取錢財。
偽造錄取通知書。詐騙分子假冒高校招生人員向考生寄送虛假錄取通知書,從而騙取錢財。
發放虛假助學貸。詐騙分子冒充教育部門工作人員,以向高考生發放助學金、減免學費為由實施詐騙。
遼沈晚報記者 呂洋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