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相關資料圖)
6月10日,肇州縣的老街基公園來了數千人,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當日上午9時許,一場名為“燃情旅發 多彩非遺”全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拉開大幕,讓大家樂享非遺文化的盛宴,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一起加油,為即將召開的旅發盛會造勢掀潮,營造喜慶、熱烈的氣氛。
“萌萌”“油油”來現場
上午8時30分,人們從四面八方“涌”向現場,大家就像趕廟會、逛大集一樣開心。
此次活動由大慶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由大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肇州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及該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活動分為展覽、展示、展演和展銷四種形式。
而在廣場區域,搭建的一個個非遺展示項目以及非遺展銷項目的展臺前,更是人來人往,大家盡情挑選著自己喜歡的非遺作品。
“媽媽,你看,你看!這里有‘旅發’大會的吉祥物——‘萌萌’和‘油油’。”在王氏剪紙展臺前,一個男孩拉著媽媽的手說。記者注意到,這里擺放著不同樣式的旅發大會吉祥物剪紙作品,吸引了不少過往市民的目光。
“叔叔告訴你,這是傳統的皮影戲道具,你看這個是兵器……”在驢皮影展臺處,藝人師傅向過往的小朋友介紹著非遺作品。
抬眼望去,還有王氏刺繡、葫蘆烙畫、北方龍鳳花鳥字、林甸烙畫、弘一針法、東北張氏毫針針灸、傳統截根療法、肇州刺繡、九合療法、年畫、聞氏布藝以及肇州傳統大醬、老街基產品(白酒、玉米干糧、泥腌鴨蛋、干菜、豆包、年糕、鹵水豆腐)、蒙古族服飾等,非遺作品、產品種類頗多。
非遺展銷項目的展臺上非遺作品琳瑯滿目,吸引行人駐足觀看。
展示成果為旅發造勢
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在非遺工作者和傳承人的努力下,我市非遺領域成果顯著。經挖掘和申報,填補多項空白,其中國家級3項(“楊小班鼓吹樂棚”、“武家鼓吹樂棚”和“蒙古族四胡”)、省級38項、市級57項。市縣設立了非遺展示館、傳習所和項目傳承基地,為全省首個地市級非遺綜合場所。尤其是肇州縣還設有非遺陳列館、展演劇場等,名列全省各縣之首。先后有1人入選“龍江非遺年度人物”,38人被評為省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利用“中國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冰雪非遺節”等活動開展非遺展示,邀請央視、新華社等國家級媒體對“楊小班鼓吹樂棚”、“東北大鼓”、 “武家鼓吹樂棚”進行了系列報道,打造特色品牌。配合旅發盛會設計非遺文創產品和旅游紀念品方案,肇州縣老街基非遺工坊入選首批省級非遺工坊,并被省文旅廳評為優秀工坊等。
“此次活動不僅是對我市各項非遺保護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為旅發盛會即將召開凝聚人氣、營造氣氛、增添光彩。”這位負責人如是說。
“肇州建縣有900年歷史,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搭建交流展示的平臺,并讓我們積極為迎旅發造勢掀潮,對外盡情展示每個大慶人火熱的激情。”肇州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盛世鼓舞》、二人轉、華調吟誦、古琴演奏、龍江劇小戲《一碗驢肉餃》、楊小班鼓吹樂棚《八仙祝壽》、東北大鼓《楊八姐游春》……活動期間,廣場中央舞臺上,精彩的非遺展演也讓現場觀眾大飽眼福,掌聲不斷。
文/攝 大慶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慧呈
責任編輯:王旭偉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