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沈陽故宮博物院與民間收藏機構玖珅雅堂共同推出的瓷器專題展“窯韻千年——玖珅雅堂藏歷代精品瓷器展”7月1日在沈陽故宮飛龍閣、翔鳳閣開展。
展覽以時間為序,展出宋、金、元、明、清、民國時期130件精品瓷器,通過瓷器的釉色、造型、功能以及裝飾,展示了瓷器的深厚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展出的“宋定窯白釉刻花三叉提梁壺”“金磁州窯白地黑花開光魚紋蓋罐”“元青花祥龍瑞獸牡丹紋獸耳罐”“明嘉靖青花云鶴紋大罐”“清雍正琺瑯彩折枝花鳥紋盤”等瓷器,展現了歷代瓷器的風格和特色。
展出的宋定窯白釉刻花三叉提梁壺。沈陽故宮博物院供圖
沈陽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慶偉說,清代是我國制瓷史上的黃金時期,清初景德鎮御窯復燒,制瓷業發展臻于鼎盛。特別是康、雍、乾三朝,在發揚并完善明代傳統的青花、五彩等品種基礎上,又創燒出粉彩、琺瑯彩、古銅彩等多種色釉瓷。康熙時期的青花、五彩、三彩、郎窯紅、豇豆紅、琺瑯彩等品種,風格各異;雍正時期的粉彩、斗彩、青花和高低溫顏色釉等,粉潤柔和,樸素清逸;乾隆時期的制瓷工藝,精妙絕倫。民國時期,仿古瓷數量多,范圍廣,有仿歷代名瓷的器物,還有仿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琺瑯彩及單色釉等。
展出的清雍正粉彩嬰戲圖蒜頭扁瓶。沈陽故宮博物院供圖
鄭慶偉說,民間收藏是中華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展示這些精美的收藏品,沈陽故宮博物院今后將為更多收藏家、藝術家提供展示平臺,讓觀眾看到更多、更好的文物收藏品及藝術品,充分發揮沈陽故宮博物院的知識普及、文化傳播和社會教育作用。(記者趙洪南)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