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據新華社武漢7月9日電】通過研究開發帕金森病的PET分子影像學標志物,不僅為帕金森病早期診斷提供了客觀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也為研發相關治療藥物找到了可靠的評估指標。近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研團隊關于這一成果的相關研究論文。
“帕金森病的病理特征是,神經元內的α-突觸核蛋白聚集形成路易小體。但臨床上一直缺乏針對路易小體的示蹤劑,導致當前診斷帕金森病主要是依靠臨床癥狀,而缺乏客觀的生物標志物依據。”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神經精神醫院教授張振濤說,多數患者在臨床診斷時神經損傷已經到了嚴重程度,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張振濤說,團隊經過層層篩選和驗證,最終找到了特異性結合路易小體的示蹤劑,研究開發了一種對路易小體具有高度選擇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可為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提供客觀依據,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和臨床意義。
記者 閆睿
責任編輯:王旭偉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