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8月3日,沈陽故宮博物院在書畫展室師善齋、協中齋推出新展“高古蒼渾——沈陽故宮博物院藏篆隸書法對聯展”,通過院藏的36件(套)書法作品展現清代篆書、隸書作品以及清代碑學書法家“求質”“尚樸”的審美取向。
據介紹,清代是中國古代書法發展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時代,篆書、隸書兩種衰微的書體在清代再次興盛,迎來“篆隸中興”。展覽按展出書體分為“清代篆書”“清代隸書”兩個單元。篆書單元展出18件(套)院藏篆書對聯,包含王澍、孫星衍、何紹基、吳廷琛等名家作品;隸書單元展出18件(套)隸書對聯,包含伊秉綬、翁方綱、趙之謙、阮元等名家作品。
其中,展覽第二單元隸書部分,展出了“篆隸中興”先驅代表——清代書法家伊秉綬的作品“隸書五言聯”。伊秉綬的隸書風格是在廣泛吸取漢代磚瓦銘文、隸書碑刻等基礎之上形成的。在精準領悟漢隸特征的同時,伊秉綬準確把握漢碑敦厚古樸的藝術特點,加入個人理解,形成其“融顏入隸”的獨特風格,舒緩平淡的同時不失大氣雍容,與書法大家趙孟頫、董其昌書風形成鮮明對比。此次沈陽故宮博物院展出了院藏伊秉綬隸書五言聯:“甘菊藏為枕,寒梅畫作屏。”署款“書為碧堂一兄正之。伊秉綬。壬午得于吳門,癸未重裝蘧庵記”。鈐印“西湖長”白文方印、“伊秉綬印”朱文方印、“柘湖”朱文橢圓印、“留研草堂”朱文長方印、“何氏有元四家書樓之印”朱文方印。此作品隸書個性鮮明,圓韌波磔。章法亦具特色,立意古拙,直追秦漢。
(遼寧日報記者 郭平)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