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發布《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以系統化頂層設計文件的形式明確了中國鐵路未來30年的發展藍圖。
其中提到,到2035年,全國鐵路網20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7萬公里左右。20萬人口以上城市實現鐵路覆蓋,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
國鐵集團將在確保高鐵和旅客列車安全萬無一失的前提下,規劃未來動車組的研究方向。根據《規劃綱要》,我國將突破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建立更高時速的高速鐵路技術標準等成套關鍵技術體系。
首先是速度。列車速度是衡量一個國家鐵路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截至目前,我國動車組保有量已達3600多組,其中復興號動車組約690組,占世界高速列車總保有量的一半以上。
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實現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后,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均將高速動車組運營目標速度定為350公里及以上。
國鐵集團也正統籌規劃利用既有高鐵線路開展新一代高速動車組研制工作。國鐵集團機輛部副主任吳國棟介紹稱,“基本目標是安全穩定、節能環保、平穩舒適、經濟可靠,總體技術水平世界領先,能夠推動和引領世界高速列車技術進步。”
其次是智能,即通過互聯網、人工智能與高鐵的深度融合,推動智能行車、智能運維、智能服務等智能技術應用,為旅客提供更安全、高品質、多元化的運輸服務。
近幾年,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已經在京張高鐵上小批量投入使用;京雄城際智能動車組計劃在今年年底開通的京雄城際投入使用。
還有復興號城際動車組和高鐵快運動車組。前者為滿足城際鐵路運輸需求,國鐵集團正圍繞著大載客能力、快速乘降、快起快停等方面需求,組織開展時速160—200公里復興號城際動車組研制。
對于后者,我國電商行業發展快速,快捷貨運市場潛力巨大。國鐵集團正積極開展高鐵快運動車組研究,提前探索高鐵快運市場需求和運輸模式。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