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種傳染病。
丙型病毒性肝炎可以簡稱“丙型肝炎”或“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導致的。
人類普遍容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據估計全世界有7100萬。人患慢性丙型肝炎,部分專家認為中國的感染率約為1%。
傳染源有急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以及慢性丙型肝炎病毒的攜帶者等。
輸血或血制品,性接觸,被帶有病毒的針刺傷等可以傳播丙型肝炎病毒,母親也可以將病毒傳給胎兒。
目前認為接吻、擁抱、打噴嚏、咳嗽、飲水、共用餐具以及沒有皮膚破損或血液交換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播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體后,會“劫持”肝細胞,將肝細胞變成“人質”,不但自己破壞肝細胞,免疫系統在消滅病毒時,也會誤殺肝細胞,這兩方面的作用就引起了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肝炎可能有2~26周的潛伏期,平均8周,可以引起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也有人成為無癥狀攜帶者,很少發生重型肝炎或肝衰竭。
急性肝炎會有乏力、不想吃飯、尿色加深、右上側腹部疼痛等表現。
慢性肝炎會有乏力、腹脹、右上側腹部隱痛、精力不充沛等表現。
如果沒有徹底清除丙型肝炎病毒,可能會成為慢性肝炎,最終可能會引起肝硬化、肝癌。兒童自發清除丙型肝炎的概率比成人高。
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都需要使用藥物治療,但具體的藥物不同。
丙型肝炎有55%~85%會轉變為慢性肝炎,一旦發展成肝硬化,肝癌的年發生率是2%~4%。
為什么會得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顧名思義就是病毒感染導致的,病毒叫作丙型肝炎病毒。病毒進入人體后會損傷肝細胞,免疫系統在清除病毒時,也會傷害肝細胞,引起丙型肝炎的癥狀。
丙型肝炎病毒有傳染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種傳染病。傳染病有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染人群三個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關鍵詞: 什么是丙型病毒性肝炎 為什么會得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