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腎陽虛是怎么回事?
脾腎陽虛證是指脾腎陽氣虧虛,虛寒內生,以久瀉久痢,水腫,小腹冷痛等為主要表現的虛寒類證候。
脾腎陽虛,是一種中醫證候名,多由于體質虛弱而感受寒邪較重,或久病耗損脾腎之陽氣,或久瀉、久痢不止,損傷脾腎之陽,或其他臟腑虧虛,累及脾腎兩臟等引起。脾腎陽虛證明體內陽氣已經虛弱到一定程度了,原因可能是病久陽氣虧虛,可因為脾陽虛影響到腎陽,也可能是腎陽虛久影響到脾陽。
常見的癥狀有哪些?
常見的癥狀有形寒肢冷,腹中冷痛,容易拉肚子,五更泄,頑谷不化,小便不利,會有下肢的凹陷性水腫。此時需要溫補脾腎之陽,常用的中藥就是附子,白術,茯苓,黨參,桂枝,并且可以利水消腫。
脾主運化,主升清,脾主統血,脾陽是維持脾運化水濕、升清以及統血功能的基本的氣。腎陽是一身元陽的根本,起到身體陽氣的溫煦,推動、生長、發育,和五臟六腑工作的最基礎的能力,脾腎是先后天之本的關系,相輔相成才能脾腎陽氣充足。
關鍵詞: 脾腎陽虛是怎么回事 常見的癥狀有哪些 形寒肢冷 脾腎陽氣虧虛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