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唐山市警方搗毀了一個使用“短信嗅探器”流竄作案的電信詐騙團伙。據嫌疑人交待,他們是趁受害人夜間熟睡時,使用“短信嗅探設備”,截取用戶手機短信內容。隨后,利用各銀行、移動支付平臺等存在的漏洞,竊取個人賬戶信息,并通過截取短信驗證碼,盜刷受害人資金。
據了解,近年來通過這一手段實施詐騙的案例不在少數。
那么,“短信嗅探”是如何在受害人毫無知覺的情況下發生的?應當如何消除手機被“嗅探”的風險?對此,記者采訪了業內專家,扒一扒“短信嗅探器”的真面目。
利用“短信嗅探”無需接觸手機即可攔截短信
想明白“短信嗅探”的原理,需要先了解短信傳輸的過程。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網絡及對抗技術研究所所長閆懷志介紹,短信是一種電信服務業務,可分為點對點短信和小區廣播短信兩種類型。其中,點對點短信傳輸是利用信令和信道來進行簡短信息的傳送,可在手機之間或從電腦端向手機發送信息。
“當別人給你發短信時,該短信作為小型數據包,會先通過短信業務中心發送至你手機信號所在范圍內的基站,再由基站將該短信發送至你的手機。由此可知,基站在短信傳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閆懷志介紹。
“短信嗅探”是一個怎樣的過程?閆懷志解釋說,“短信嗅探”其實是通過偽基站等特殊設備,對特定信號范圍內的手機號碼和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和攔截,該過程并不會對手機產生物理接觸。
關鍵詞: 短信嗅探器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