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與不孝之間,到底是陪伴出力的更具孝心,更值得推崇,還是無暇顧及,在外打錢給父母的才是真孝?其實付出金錢和陪伴,都是孝心的體現(xiàn),是同等的重要。甚至陪伴左右,侍奉衣帶,比只付出金錢更難為可貴,因為陪伴不僅有時間成本,還需要勞動付出,更有無比瑣碎、繁雜的事兒考驗著一個人的耐心和忍耐力。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總是有錢的兒子能得到父母的夸獎,而常伴左右的兒子兒媳,卻總難讓父母滿意,似乎所有的汗水和心血,都被忽視,反而換來埋怨和不屑。似乎金錢成了檢驗孝心的惟一標準,沒有金錢孝順的兒女一文不值,所有的努力都遭到了貶低,讓他們心灰意冷,發(fā)出沉重的嘆息,嫌貧愛富不僅顯現(xiàn)社會各階層之間,親人之間也難免俗。
張嬸與八十多歲的家婆之間向來是關(guān)系緊張,五十多歲的她和婆婆相處三十多年了,雖然她極盡兒媳之孝順,卻總是受到各種偏見,不僅得不到婆婆的贊許,就連她的孩子,相比那兩個有錢妯娌的孩子,也難以得到祖母的垂憐。這一切偏見,皆因張嬸的老公,在三兄弟中,是賺錢能力是薄弱的那一位。
下面是張嬸的自述。
(資料圖)
從奶奶帶孩子上,我就能看出了有錢和沒錢之間的區(qū)別。兩個小叔子都有一技之長,在社會上賺的錢自然多些,而我們家那位雖然學(xué)了個篾匠,卻已經(jīng)式微,沒幾個人再找他編織竹器,自然也賺不了幾個錢。
對于我的三個孩子,除了大兒子曾經(jīng)一段時間得到祖母的重視,兩個女兒小時候不管是在墻角下睡著了,還是在嚶嚶哭泣,奶奶從來沒有抱過一下,哄一下,那漠然飄過的眼神,從來不會在她們臉上停留,就如同別人家的孩子沒任何兩樣。而他們兩家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哭一句總是心肝寶貝地摟在懷里,接著就拿出平時珍藏的糖果往小孩口里塞,那殷勤的討好樣,如果不是那些孩子自己要下地玩,會愛不釋手地摟抱半天,看得我氣不打來一處。
老太婆一過了六十歲,便由三個兒子贍養(yǎng),每年提供一定數(shù)目的糧食和錢財,我們家因為三個孩子肯定條件要困難些,每次來催糧款,都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樣,臉拉得好長,好像欠她幾輩子的陳年舊債。想想明明贍養(yǎng)費用相等,卻受到不均等的屈辱對待,心里特別壓抑。
隨著兩個小叔子外出做生意發(fā)了財,每年寄給她的贍養(yǎng)費用越來越多,明明吃穿不愁,卻總是口出怨言怪我們?yōu)槭裁床桓麄兺荣狆B(yǎng)。人都是自私的吧!從來沒有感同身受替我們想過有多不容易,每年吃的菜都是地里摘的最新鮮的,米也是選最好吃的給她,卻還是要損著我們的牙眼,難以滿足。
最讓人氣憤的是,每次我那兩個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提著禮物去看望她,斜睨一眼,先看清送的什么禮物,才懶懶地起身收下,對于帶回來的嬰兒,也沒有任何回禮表示。而那兩家的女兒一回來,卻屁顛屁顛地提著籃子去買雞蛋,提著她名義上養(yǎng)大的雞,實則全都吃著我的糧食長大的雞送去了一個祖母的愛心。這些生活上的小事,說多了都是心塞,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在家庭中也能看到社會的縮影。
有時候我真恨自己那無能的老公,不就少了點鈔票嗎?注定要低人一等,在她面前一向來都是低姿態(tài)做人,就像舊社會那每日受欺凌的小媳婦。
一年年老去的她,總有生疾病需要護理的時日,每次都是我責(zé)無旁貸地挺身而出,不管是去醫(yī)院還是在家里,侍湯奉藥,沒少操勞。不管是十天半月,總是不厭其煩地呆在醫(yī)院,醫(yī)院那日子雖清閑,卻煩得讓人不可名狀,有時真想讓老公來替換我,畢竟是他的親娘。可在家婆眼里,口口聲聲說外面兩個兒子不易,承擔了她全部的醫(yī)藥費,言下之意,我的護理再精心,也抵不上金錢的帶來的孝心。
更讓我和老公不堪的是,她的記事本上,請別人清清楚楚記著哪個兒女所寄錢財,哪年哪月,數(shù)目多少,一目了然。她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誰對她怎么樣她都心中有數(shù),她決不會漏掉一筆帳。這不是在記得我們這對窮夫妻看嗎?這是在打我們的臉,掃我們的顏面。
上次家婆又因腦部疼痛而住院半月,剛開始那兩天是我在醫(yī)院護理,可不知是疾病原故還是因為平時在我面前拿腔拿調(diào)慣了,總是挑三揀四,不是說藥買錯了,就是吃藥時間錯誤了,沒有一刻滿意過。面對如此胡攪蠻纏,連字都不認識卻鴨蛋里面非得挑出骨頭的人,我便跟那兩叔子商量請人護理,自己回了家。原本家里正是插秧季,實在也沒有空呆在醫(yī)院受她慪氣。
也許是醫(yī)院的護理也不盡如人意吧!后來她竟然要求小兒媳回家護理了半個月。
百忙之中抽空回家的小兒媳,不得不照顧著躁動而易怒的她,也聽到了她對我沒完沒了的牢騷。真是何其不幸,費力不討好的人,一樣的真心卻得到不一樣的回應(yīng),兒媳之間孝順的區(qū)別不在于行為而在于擁有金錢的多寡。
對于回家后的家婆,我和老公商量后,所有的醫(yī)藥費用三個家庭分推,贍養(yǎng)費用她說多少以后就提供多少,至于以后的生病護理,也是三個人的份內(nèi)事,而非我一人專有。
面對攤在桌面上的錢財,妯娌趕緊對我說,護理實屬不易,很考驗?zāi)土ξ抑溃蠹叶际且患胰耍筒灰娡庹f兩家話了,醫(yī)藥費我們掏了沒有異議,你們在家難免要盡心盡責(zé)些,就不用再分攤醫(yī)藥費用了。
然而我卻不是要她的態(tài)度,我要的是家婆的態(tài)度,這個向來以強橫的態(tài)度出現(xiàn)在我面前的人,我實在不想忍受她的霸道、跋扈。后輩低人一等但也有自尊,這么多年的心血在她眼中都成了驢肝肺,那就用金錢來代替孝順吧!這正好遂了她的愿。
也許是妯娌早已間接抱怨過抽空回家是多么地不容易,來來去去既耽誤工夫,那邊又必須另外請人,浪費錢財不說,還做得不盡如人意。原本就只是小病小災(zāi),哪個兒媳護理都是一樣,沒必要非逮著她回來。如果下次再發(fā)生這樣一事,她只希望請更貼心的專業(yè)護理,而不是從千里之外十萬火急往家里趕。
家婆終于說話了,說她在醫(yī)院里也是因為病糊涂了,才會生出那么多責(zé)怪,其實你們的好我都記在心里。你們在家種田賺錢很不容易,吃的菜都是你們種的,你們的孝心我看在心里,我只是總是拐不過彎來,覺得多存點錢才有安全感,才會貪婪無度。總想著你們在家也是閑著,其實陪伴我卻耽誤你們外出,少賺了好多錢。讓你們既護理又出錢是不公平的,你們能在病床前看望我,已經(jīng)很滿足了。
唉!人就是這樣,總是吃軟不吃硬,看著她一低下頭,便又選擇了原諒。原本也沒太多過節(jié),只是心里不平,只求一個公平公正的評定,便心滿意足。
結(jié)語:很多老人在鄉(xiāng)下呆慣了,經(jīng)濟拮據(jù),心里總是認定金錢都是最可貴的,也是其他行為無法取代的。而且在她們心里,農(nóng)村人的空閑也是空閑,與金錢無法掛等號。卻不知道世界在變,守著家里的老人,其實卻誤了很多賺錢機會。而且再多的金錢,代替不了高效、細致入微的陪伴。行孝沒有最佳方式,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兒子多了,這種分工最為合理,長期的陪伴,其實比只需寄去金錢更為可貴。一點一滴,都是親情滋生的體現(xiàn),一言一行,總是心頭最濃的牽掛!
關(guān)鍵詞: 最佳方式
責(zé)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