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戰爭之神,與戰術機之間誰能夠占據主導地位的問題遍布了整個MUV世界觀的討論歷史,而火炮主義者的基本概述在于希望通過增加火炮數量、增強火炮的彈藥投射量這種‘新范弗里特彈藥量’的形式對抗光線級,傻大黑粗笨拙不堪的戰術機則淪為了批判對象,正如很多小說里寫的那樣。
這個想法表面上來看非常美好,如果在六七千年前的農業社會里高低得封個當世軍師之名,可惜現代世界已經不再是單一兵種能夠橫行天下的時代了,多兵種配合才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趨勢。
(資料圖片)
而且火炮至上主義者正如當年的導彈萬能論與航空母艦無用論者一樣無視了很多東西,形成了一種有特色的信息繭房。
下面讓我們打開信息繭房看看這些東西其中兩個很重要的因素。
第一點是技術兵器的機動性與戰場的隨機應變性。
第二點則就是使用火炮所帶來的消耗真的要比戰術機的消耗要低嗎?
首先從第一點開始。
武器的發展就是機動性的發展,正所謂兵貴神速,在一場戰爭中能夠首先搶占制高點的軍隊毫無疑問會為最終的勝利增添最重要的砝碼,空軍的發展恰恰體現了這一點,而在MUV世界觀下,光線級的出現給空軍更高更快更大的發展趨勢畫上了終止符,突擊級的出現更是給人類的總體戰爭動員蒙上了陰影,迫使人類要快速的找到應對方法。
在與beta的對抗中一發及時的炮彈支援要比一百發失時的炮彈支援有用的多,更不用說還有著光線級這種存在了,所以人類最終還是選擇了戰術機這一折中的武器來作為應對方法。
戰術機并不是飛機的替代品,它是由‘哈迪曼’外骨骼發展而來的一種更為大型化的動力裝甲,地表作戰可以支援步兵與裝甲車輛,空中相對于地面兵器來說有著遼闊的作戰半徑,可以深入beta群中為空軍與炮兵清除掉光線級的威脅,還可以滯空停留為后來的炮火支援提供必要的航空引導,更可以在之后的巢穴作戰中全方位立體化作戰以減少不必要的損耗。
由上述用途可以看出這是一種通用的綜合性武器,而并不是所謂的‘高達’,如果用簡單的套用案例那就是新時代的T34底盤,雖然它的防護性比不上坦克,載彈量比不上航空兵器,火力密度比不上火炮,但它只要能適應戰場的隨機應變程度就足夠了,因為在任何戰爭中,紙面上的數據都是完全理想化的狀態,以火炮為例,蘇聯冷戰時期的理想火炮支援范圍是十五公里,在有光線級的情況下,飽和性打擊對于后勤與數量有著極高的要求,正因為這兩方面的極高依賴性,一旦因為狀況變化某處戰線出現了漏洞,那么就是應用到戰術機的時候了,因為哪怕是自行火炮或者裝甲列車機動性也遠遠比不上戰術機。
然后我們要看看火炮的消耗。
它真的要比戰術機的消耗要低嗎?
火炮的大規模應用最早出現在一戰時期,凡爾登戰役中德國1200門火炮對于40千米的正面戰線進行了集中轟擊,9個小時內消耗掉了一百萬發炮彈,這個數量換算下來那就是一秒三十發,說個題外話,這看似龐大的炮彈數量只需要不到四百個光線級就可以全部消滅。
而德國的目的是什么?
1915年德國在西線的幾次強攻均沒有實現預期目標,戰壕戰依舊占據著主流地位,馮·法金漢將軍認為如果加強對法國的打擊力度,迫使法國投入全部可動用兵力,會讓其他戰線出現供應不足的情況,進而全面進攻擊潰法國的防線獲得西線勝利。
而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德國從1915年12月底便開始了準備工作,為了炮擊的順利進行前線每一個師都有著專門的道路,還修筑了野戰鐵路以及窄軌鐵路線,為此投入了二十六個軍事工作連與二十個鐵道連,總人數達到兩萬人,經過這些道路輸送的炮彈為二百一十三輛滿載列車,而這樣龐大的數量只夠頭六天消耗,之后每晝夜還要運送三十三又四分之三列車彈藥,最終通過這些預備工作次年2月21日開始了炮火準備,而在這場持續十個月的戰役中,雙方消耗掉了千萬級別的炮彈與一百多萬人,其結果是德國并未取得預期目標,內部也爆發了激烈的反戰運動。
而這一切塑造了一個惡性循環。
前線損失導致擴充兵員,擴充兵員導致農村與城市人口勞動力減少,前者的減少導致農業生產水平下降,后者的減少導致工業水平下降,農業與工業水平下降導致軍事工業建設出現危機,軍事工業建設出現危機導致前線供給不足,前線供給不足導致軍隊損失增大..
而且泛看交戰各國便會注意隨著戰爭進程的進一步加劇各國為服務的產業工人急劇增加,最高以沙皇俄國為例占比接近八成,但盡管如此各國生產均不能滿足戰爭對于武器裝備與作戰物資的需要,供需矛盾危機加劇,國民經濟占比嚴重失調。
熟悉不?
這類似MUV世界觀下人類面臨的總體狀況,當然是惡化plus版。
對于人類而言戰爭是講究一個績效比的,beta不會固定的出現在某個地方等著人去打,前線每公里布置一千門甚至更多的火炮增強火力密度比在當時的世界不現實也不可能做到,其要求的生產力哪怕是現在的我們也夠嗆,而且哪怕是做到從最簡單的成本來看真的合適嗎?興登堡馬奇諾等一系列例子可是在歷史中熠熠生輝呢,正如火炮沒能讓德國取得凡爾登的勝利一樣,不考慮現實因素想要憑借著某種單一作戰兵器大殺四方并不是一種非常成熟的軍事思想,這種思想只能存在于飯后消遣的爽文之中。
beta:隨便你贏,只要你們輸一局那就等著變礦吧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