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北京時間3月28日晚,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第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京劇大師荀慧生親傳弟子孫毓敏,在北京協和醫院去世,享年83歲。孫毓敏病逝噩耗傳出后,眾多荀派弟子及門生紛紛發文悼念,主持人曹可凡也發文哀悼:“聞之悲痛,不禁黯然”,回憶過往追憶孫毓敏先生的品德。
孫毓敏,1940年出生,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劇代表性傳承人。小時候的孫毓敏,家境貧寒,七歲時,父母離異,她和兩個妹妹跟著母親生活。沒有固定工作的母親,勇敢地支撐起一家人的生計。作為家中老大,孫毓敏目睹了生活的艱辛,也受母親影響,養成了要強的個性。此后數十年,每每遇到困難,她都告訴自己“要像媽媽那樣自強自立”。
【資料圖】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了讓女兒將來有個謀生之技,愛聽戲的母親讓孫毓敏跟一位琴師學唱京劇。孫毓敏嗓音好,人也聰明,一學就會,8歲便登臺演出《女起解》。10歲時,孫毓敏考入北京市專業戲曲學校,初學武旦、后攻花旦,授業恩師有趙綺霞、李金鴻、趙德勛。據媒體報道,上學那幾年,孫毓敏每天不到五點起床,總是第一個出現在練功房。每次考試,她都要求自己必須得五分有一次基本功測驗,得了四分,她就罰自己三天不吃飯。到了第三天,已經餓得全身無力,可她仍在心里對自己說:“誰讓你得了四分,你不配吃飯!”
畢業匯報演出時,梅蘭芳、尚小云、荀慧生三位京劇大師都到學?,F場觀看,準備挑選自己的門生,當晚,觀看演出后,荀慧生點名把她要到自己劇團,夸贊“很開竅,唱做都不錯!”于是,孫毓敏就此拜在京劇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門下。
在荀慧生親授下,孫毓敏的表演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精確掌握了《荀灌娘》、《紅娘》等荀派大戲,很快成了團里主演,每年演出200場以上,從此戲迷們記住了孫毓敏,記住了荀慧生這個真傳弟子。演藝高光時刻,孫毓敏每年平均演出達到350場,幾乎是連軸轉的表演,孫毓敏除擅演荀派本門劇目如《紅娘》《荀灌娘》等,還創排了《宋宮奇冤》《雙玉緣》《癡夢》和《一代賢后》等新劇目,并成為其代表作,她在京劇舞臺上塑造了無數鮮活的藝術形象。
不少戲曲演員,因為很早開始學戲,讀書少,學歷也不高,孫毓敏年輕時就曾被人嘲笑“沒文化”。那一刻,她那股子要強的勁兒又上來了。為了爭口氣,幾十年中,她在練功演出之余,堅持讀書且筆耕不輟,留下了大量隨筆、評論及學術文章,甚至癱瘓在床的那五年,她的筆都沒停過,寫下了《京劇唱腔體會點滴》《荀氏水袖、動作及手勢介紹》等講稿。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孫毓敏已出版《含淚的笑》《孫毓敏談藝錄》《我這兩輩子》《孫毓敏唱腔伴奏曲譜集》《孫毓敏研究文集》《梨園漫記》《我的人生感悟》《孫毓敏雜文集錦》《孫毓敏隨筆集錦》《我如何演戲》《荀派藝術語言特色》等20多部著作。孫毓敏的付出獲得了廣泛認可,她先后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梅蘭芳金獎、白玉蘭獎、中國金唱片獎等多個業界大獎。
孫毓敏也是一位京劇教育家。她1991年起擔任北京戲曲藝術學校校長(后升格為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院長)培養了大量戲曲人才,其弟子有唐禾香、常秋月、許翠等。
生前在談及自己從舞臺走上講臺的經歷時,孫毓敏也感慨說,自己調到北京戲曲藝術學校當校長時,當時國內京劇已處于低谷,學校也是慘淡維持?!盀榱苏衽d戲曲教育,我到處拉基金求贊助。為轉變戲校的教學與管理狀況,我聘請了王金璐、李鳴巖、曲詠春、葉鵬、吳素秋、景榮慶、馬名駿和蓋派傳人張善麟等一批京劇界老前輩和名演員來校任教,使不少失傳的劇目得以保留下來,并趕排出來與觀眾見面……我想把學校辦好,就必須把學校的自身建設搞好,不是一流的學校,培育不出一流的學生,哪個好學生愿意到一個破學校去上學呢?經過大家齊心協力,最終我們成功了。”
談及戲曲的傳承,孫毓敏也認為,“不管文戲、武戲,都需要引起行業的重視,不能只重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作為一個京劇表演者,我也為我們國家擁有這樣的藝術深感自豪,文化自信能激起愛國熱情?!?/p>
孫毓敏在自己寫過的一篇文章《八八對話》里,用80歲的自己和80年代出生的人對話,講述了自己如何“越出訪越愛國”的切身感受?!耙驗橛袑Ρ炔胖朗裁词呛?,所以我必須熱愛祖國的一草一木,熱愛我們的江河湖海,而這種愛國的精神力量就來自文化自信。我們是一個戲曲王國,戲曲數量世界第一,而且戲曲是中國獨有的藝術,完全值得我們引以為豪,沒有理由不好好發展和傳承這些珍貴的傳統藝術。”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幫忙”一鍵直達“晨意幫忙”平臺;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19176699651。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