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二胡明星”,熟悉潘榮清的人常常這樣稱呼他。今年76歲的潘榮清從事教師工作30余年,在職時,他是優秀教師、蘇州市教育先進工作者。多年教師生涯,為潘榮清積累了不少的宣講經驗。利用自己二胡和藝術創作的特長,潘榮清嘗試將理論宣講、道德與法治教育融入課堂,也貫穿于學生的課余生活,他十分注重紅色傳承,積極在學校開展革命故事宣講活動,讓先烈的革命精神鼓舞著學生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退休后,作為大新鎮海棠先鋒的一員也是銀發初心理論宣講隊的小隊長,潘榮清堅持自主編排節目,黨的理論宣傳和普法宣傳就是他的重要創作內容。為了宣傳各項先進知識,潘榮清將理論融入藝術創作,他創作的《四大嫂說法》以黃梅調唱法,唱出學法守法的重要性;小品《一筆貸款》以反腐倡廉為主題,講述了依法辦事,造福百姓的故事;《小小竹籃大環保》號召大家加強環境保護意識;《把關》《過關》《時尚》《新編三字經》……近年來,潘榮清單獨或參與編排了幾十個宣傳作品,作品形式多樣,有快板、小品、詩朗誦、說唱等,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提升他們學習黨的先進理論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的意識。
一張小書桌,一盞小臺燈,雖已年過七旬,但每個漫漫長夜,潘榮清仍堅持伏案創作。為了緊跟形勢,掌握第一手訊息,看書讀報是潘榮清每天必做的“功課”,他以身體力行,將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進行了充分闡釋。在潘榮清的帶動下,大新鎮新閘村一些退休老黨員也緊跟他的腳步,他們成立銀發初心理論宣講隊伍,自編自導,吹拉彈唱,將百姓關心的國事、家事和群眾的身邊事融入藝術表演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贊美港城發展新變化。
“潘老師創作的節目既好看,又能讓我們學習黨的最新理論知識。”每次潘榮清有新作,村民都會踴躍“捧場”。在大新鎮新閘村企業、休閑廣場、田間地頭……總能看到像潘榮清一樣的理論“明星”們活躍的身影,他們發揮余熱,為百姓送上一道道喜聞樂見的“理論大餐”。“有一分熱就要發一分光!作為一名黨員,就要一輩子發光發熱!”潘榮清表示,他的理論宣講之路,永無止境。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玉琴
校對 李海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