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濟南火車站北站房方案終于亮相了。4月21日,濟南站增設北站房工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批前公示,從公示圖來看,北站房地上兩層,設計上運用豎向元素形成簡潔的建筑形象。目前,增設北站房工程已開始前期施工,施工人員正拆卸濟南火車站站臺遮雨棚。
(濟南站新建北站房鳥瞰圖)
方案更多運用豎線元素
(資料圖)
根據規劃,北站房用地面積約1920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1995平方米,為新建兩層、局部四層,地下一層的民用建筑,南側與濟南火車站現有高架站房相接,北側面向既有北廣場。
2021年12月,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中國鐵設”發文稱:成功中標濟南站北站房設計,為濟南再添一座“城市新客廳”。文章介紹,建筑設計由站房與廣場的緊密空間關系及濟南傳統城市空間尺度入手,建筑采用條形體量,更好地呼應鐵路流線。為了順應既有站房與北廣場的主軸,站房采用不對稱的建筑形態,協調了廣場、站房的關系,使得新老建筑空間和諧并存。
(中標方案)
(公示版北站房方案)
文章還稱,北站房整體風格方正穩重,提煉商埠區傳統建筑設計語言,豎向元素的重復運用形成簡潔有律的北站房建筑形象,又與既有南站房形成呼應關系,新舊融合。
(濟南站南站房建筑外觀也多處運用豎線條 資料照片)
當時配發的設計方案和公示的方案有些許修改、優化,均未含老濟南火車站元素。新黃河記者注意到,北站房建筑設計最明顯的特點是豎向線條運用,與鐵路的橫向線條形成對比,在公示版方案里這一特點更加突出。因此,與中標方案相比,公示方案的北站房建筑外觀四角“一豎到底”,取消了橫線元素,頂端改為近似橢圓的多邊形或八邊形玻璃造型設計,更富有現代感。第二個較為明顯的變化是,北站房最西側附屬建筑進行了降高處理,現方案進站口大廳建筑高度28.2米,東西兩側建筑高度23.86米,附屬建筑則為16.25米。另外,比較明顯的變化還有,進站大廳東西建筑增加了通道。
北站房外觀“撞車”南昌站東站房?
(南昌站東站房 資料照片)
濟南站北站房建筑方案公示后,外觀形態基本確定。但是,也有眼尖的網友指出,北站房與南昌站東站房形似,二者在設計上均有較多的豎線條元素。
不過,仔細察看兩處站房也有諸多不同。比如,南昌站東站房建筑布局為對稱式,濟南站北站房則為不對稱布局;前者進站口整體門臉為方正設計,后者則帶有仿古元素且層疊錯落。
已拆卸站臺部分遮雨棚
在北站房工程規劃公示前,4月18日,新黃河記者到建成多年的濟南站北廣場探訪,因北站房久未施工,靠近北站房預留用地的廣場一側,現為套圈、蹦床等商販占據。而在預留用地內,濟鄭高鐵一臺一線工程前期工作已在進行。
在預留用地區域,樁基設備已進場,地面部分人員正在進行管線施工,鋪設高鐵用的水泥軌枕已運進工地;從部分圍擋透出空隙處,預留用地與濟南站站臺相距不遠,不時有動車組列車進出站臺,而且可以清晰地聽到站臺廣播;與高架站房連接的站臺遮雨棚上方,正有工人在拆掉頂棚。地方施工人員表示,他們是4月以來進入現場施工的,為濟鄭高鐵濟南站改造做前期工作。
就在前不久,涉及濟南站增設北站房工程的兩則招標公告顯示,北站房計劃在今年5月開工,2024年12月31日竣工,其中站場部分施工在今年年內有望完成。招標公告信息顯示,北站房建筑面積按41995平方米控制,新建站臺雨棚建筑面積按5100平方米控制。
北站房列入了年度重點預備項目
濟南站北廣場建設時間較早,地面空間于2019年正式開放,地下空間與濟南站南廣場相通。為了連接鄭濟高鐵,濟南站將進行改造,增建一臺一線并改造咽喉區。配合此次改造,增設北站房工程開始提速,今年3月,濟南2023年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及重點預備項目公布,濟南站增設北站房工程建設項目與濟南火車站南廣場改造項目雙雙列入了重點預備項目。
(通普街南段已封閉)
目前,北廣場周邊道路通普街南段因濟鄭高鐵一臺一線施工,自2023年4月16日至2024年12月31日封閉。北廣場上多處地下空間的進出口處于封閉狀態,進出口一旁設有道路指示牌,標注了火車站、地鐵2號線、長途汽車站、公交樞紐、商場的方位。
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濟南現有濟南西站、濟南站、濟南東站三大高鐵站。濟南西站站前廣場分東、西廣場兩部分,旅客從地下通道出站后,可徑直由東、西廣場出站。濟南東站站前廣場分南、北廣場兩部分,待濟南站北站房工程完工后,也擁有了南北雙廣場。
新黃河記者:羅曉飛
編輯:常萌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