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4月21日文章,原題:中國經濟讓一廂情愿的西方專家的悲觀預測落空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超出預期。聽到這個消息,主要經濟學家、組織和銀行紛紛上調對中國今年的預期。過去兩年來,聲稱中國增長奇跡、崛起和繁榮已結束的文章層出不窮。2022年11月,新保守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宣稱“中國經濟奇跡終結”。今年早些時候,《福布斯》一條新聞標題稱“中國經濟奇跡正結束”……
為何西方媒體和機構連篇累牘地給出悲觀黯淡的結論?幾乎聽不到他們稱美國不會增長。原因何在?因為圍繞中國經濟的預測和“權威意見”充斥意識形態和政治偏見,個中目的是為推行所謂中國體制“必定失敗”的話語體系。如今,對中國成功的恐懼進一步滲透到這種心理中,導致一些人認為,中國持續成功證實其模式和意識形態優于西方鼓吹的模式和意識形態。西方意識形態中彌漫著“命中注定”感,自認是唯一的“正道”,所有其他信仰體系從根本上說都是錯的且注定失敗。這種心態有助于我們理解,盡管章家敦因2001年出版預測中國將在2011年崩潰的書而淪為笑柄,卻仍以某種方式保住(西方)媒體對他的認可。一些人迫切地相信、希望并散布所謂“中國崩潰論”。在他們的描述中,中國面臨的每個發展(障礙)或挫折都從根本上對其成功造成致命威脅。
當然,此類文章提到一些真正的挑戰,比如人口老齡化和低生育率帶來的變化將影響中國的競爭力。但這些評論家經常忽視的是,中國擁有空間和能力,能以西方社會無法做到的方式管理經濟,從而令中國頂住壓力并以(令西方)不太易理解的方式繼續前進。
西方專家一再不看好中國經濟。他們不僅預測還希望中國失敗,希望嚇走投資者并破壞推動中國增長的樂觀情緒,從而助推其失敗。然而,幾乎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們正在得逞。中國列車仍在前行,盡管面臨嚴峻的地緣政治挑戰、不斷惡化的全球經濟環境,這個國家的發展依然表現良好。本周中國的最新增長數據,再加上獨立的第三方預測,讓那些(唱衰中國的)機構顏面盡失。(作者提木爾·福門科,丁玎譯)
編輯:胡一瑾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