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珍藏著一枚罕見的六面密印,這是紅軍南方三年游擊戰(zhàn)爭期間,浙南游擊區(qū)用于秘密聯(lián)絡的一種印信。
六面密印通體木質、六面均刻有花紋,其中五面花紋相似,還有一面四周有花紋,中部是空的。中空面印記用于敵情緊急時調動大部隊,一旦使用則表示“軍情十萬火急”!
1935 年,粟裕和劉英率領的紅軍挺進師在閩浙邊境開展游擊戰(zhàn)爭,建立了浙西南游擊區(qū)。為了增強挺進師和地方武裝通信聯(lián)絡的保密性,師政委劉英將這枚六面密印和使用說明信一起送給泰南區(qū),內容是:
“泰南區(qū)黨委、政府,二位同志:
本日我交本隊伍手六面內章一顆,付爾區(qū)要急應用,內有空面填名字一個,不是大急不要用空面。用別面,即有蘇干隊到區(qū);有空面印到,即有大隊伍來,此印不可失落。如有白匪進功(攻),加蓋空面印,切切為要。專此順達 祝爾平安 公元一千九百三十五年九月十四日 第七軍團劉英親付。”
六面密印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為取得斗爭的勝利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935年9月21日,敵人進攻泰南區(qū),泰南區(qū)便使用密印發(fā)出了緊急調令:
“閩東霞鼎泰中心縣第三連第六隊調到泰南區(qū)希馬上到達緊急公元一千九百三十五年九月二十一日。”
調令中“霞”“鼎”“泰”分別指霞浦(福建境內)、福鼎(今屬福建省福鼎市)、泰順(浙江境內)。調令上蓋著紋面印,并加蓋空面印,說明情況緊急。閩東霞鼎泰中心縣第3連第6隊接到調令后,馬上趕赴泰南區(qū),參加反“清剿”斗爭。
六面密印不僅是一枚進行秘密聯(lián)絡的印信,更見證了南方三年游擊戰(zhàn)爭艱苦的斗爭。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